-
3月27日,睿远旗下公募基金披露2024年年报。对比2024年半年报发现,基金经理傅鹏博、朱璘持有旗下基金睿远成长价值C的基金份额总量数量区间由2024年6月末的10—50万份增至2024年末的50—100万份从持仓来看,该基金2024年末持有的股票数量由2024年6月末的106只减至91只,舜宇光学科技、中通快递、蓝晓科技、苏大维格、石英股份、伯特利、迈瑞医疗、寒武纪新进入前二十大重仓股,海吉亚医疗、国瓷材料、东方雨虹、长城汽车、福瑞股份、梦网科技、水晶光电、通威股份退出前二十大重仓股。(2025-03-27 10:09:00)
标签:
年报
重仓股
佣金
股份
价值
成长
科技
-
-
近日,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教授殷剑峰在“上证·首席讲坛”上表示,当前A股市场正处于历史估值低位,海外机构对中国资产的乐观预期升温,科技与消费板块蕴含巨大潜力。殷剑峰建议财政支出结构需加快从“补砖头”向“补人头”转型,增加消费者服务业、生产者服务业、信息技术行业、科学研究以及政府提供的养老、医疗、教育、育儿等基本公共产品领域投资(2025-03-27 02:28:00)
标签:
养老
支柱
消费
投资
智能
资金
市场
服务
-
近期,市场“跷跷板”再度由成长风格向价值风格倾斜。在此背景下,今年一季度新发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建仓态度谨慎,多位知名基金经理挂帅的新产品净值曲线较为平滑。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价值品种经历了前期的调整后,恰好创造了低位买入的条件。李文宾表示,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向好及刺激政策的落地,基于2024年财报可以挖掘一些已经明显处于周期底部的消费标的,可以密切关注食品饮料、新消费等领域的投资机会。(2025-03-27 06:16:00)
标签:
净值
风格
科技
部分
板块
价值
经理
-
股票ETF昨日吸金超42亿元3月25日,三大指数窄幅震荡,农林牧渔、人形机器人概念轮番演绎。股票ETF单日吸金超42亿元。永赢基金表示,市场可能从此前的震荡趋势向上逐步转为区间震荡,前期表现较强的科技板块再度上行可能需要等待新的催化剂。(2025-03-27 13:10:00)
标签:
净流入
资金
指数
单日
可能
元和
震荡
基金: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夏上证50ETF
-
外资,继续看涨中国资产!外资机构再次发出明确的看涨信号。在3月26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高盛的策略师称,中国重新回到投资者视野,市场仍有进一步上涨空间。投资机会方面,平安证券认为,对于A股市场,考虑到风险偏好提升是年内行情的重要支撑,除了科技主线行情外,也可以关注估值位置相对较低且预期可能边际改善的部分消费行业的结构性博弈机会。其中,政策线索可关注本轮补贴力度相对较大的家电行业;产业变革线索可关注受益于AI+消费催化的消费电子行业、AI+端侧利好的电动智能汽车;相比之下,白酒行业未来两年盈利预期目前仍在下修,但其经历了近4年调整后PE估值已处于历史20%以下分位,在市场情绪面较好时也可能会有阶段性博弈机会。(2025-03-27 06:58:00)
标签:
投资
投资者
市场
指数
估值
策略师
股市
盈利
-
今年年初至今,中国股票的表现亮眼,吸引了众多海外投资者的目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港股走势要远好于A股,同时中国股票这一波上涨趋势明显由科技股带动。因此,在此之前,高盛将继续倾向于关注消费经济和周期性领域的阿尔法机会,而不是一般部门的贝塔机会。(2025-03-26 14:01:00)
标签:
港股
科技股
投资
市场
科技
投资者
指数
机会
-
-
股票ETF连续三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合计超百亿元中国基金报记者天心3月25日,A股市场持续震荡,三大指数小幅收阴,两市成交1.26万亿元,创近期新低。3月25日,股票ETF出现超20亿元资金净流入,跟踪科创板50、港股科技、恒生互联网等指数的宽基ETF,以及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等行业主题ETF资金净流入靠前。此外,金鹰基金对年内成长风格的占优依旧看好,短期仍建议关注高政策预期赛道,仍需警惕海外经济的动荡因素,关注黄金和军工板块在全球政治经济敏感期的风险对冲价值。(2025-03-26 13:46:00)
标签:
净流入
港股
资金
科技
流出
股票
合计
指数
基金:
金ETF
-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尽管当前标普500和纳指100的估值仍处于相对高位,但较2月中旬已明显收窄。鉴于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或已被市场充分pricein,且随着doubleput初现的迹象,判断自2月中旬以来的美股回调或已告一段落,前期跌幅较大且增速仍保持较高的科技股或将迎来技术性反弹。当前标普500和纳指100的动态PE分别为20.5倍和24.1倍,虽仍处于较高的历史分位,但较2月中旬的阶段性高点已分别收窄了8%和6%左右。(2025-03-26 08:06:00)
标签:
关税
预期
政策
增速
降息
净利
-
随着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的陆续披露,各路机构持股动向浮出水面。截至3月25日,Wind数据显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在2024年末持有40只A股。“2025年,A股市场在企业盈利增长与政策的支持下,预计维持震荡向上的态势。此外,近期以人工智能、具身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增强了市场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和长期增长前景的信心,A股有望享受系统性的估值修复(2025-03-26 04:33:00)
标签:
公司
成为
机构
流通
投资
市场
增长
显示
-
华泰证券研报称,近期,随着泛科技资产进入催化空窗期,投资者开始寻找有承接潜力的板块,部分泛消费行业可能是潜在的调仓去向之一。在前述政策、基本面、估值性价比比较的基础上,中期视角,我们进一步评估行业的机构筹码压力,外资和公募筹码出清程度高可作为加分项。(2025-03-26 07:56:00)
标签:
消费
性价比
筹码
估值
行业
基本面
政策
外资
-
首批基金2024年年报出炉,机构持仓路线图浮现。近日,中庚基金、九泰基金、明亚基金等公司率先披露了旗下基金的2024年年报。陈涛重点关注四大方向:一是需求刚性且长期空间大,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医药行业,关注价格风险释放充分、有出海潜力的环节,包括医疗器械、创新药、骨科等;二是受益于积极扩大内需政策的消费行业,如航空客运、速冻食品、零食、餐饮、服装、保健品等行业;三是广义制造业中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细分行业龙头,如钢结构、出口型农药、高温合金等;四是科技行业中未来有望同时受益于财政扩张和AI应用创新的内需型公司,如打印机、政务IT等。(2025-03-26 02:01:00)
标签:
持仓
行业
资产
年报
重仓股
经理
持股
基金:
中庚价值领航混合
中庚价值先锋股票
-
-
华泰证券研报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深海科技”纳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将深海科技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并强调推动“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释放了明确的政策信号,指引深海领域从技术探索迈向产业化落地转型。深海概念已从早期的“深海探测”、“深海工程”等单一环节转向全产业链。风险提示:产业链盈利低于预期;订单价格下降风险;新产能投放不及预期。(2025-03-25 07:36:00)
标签:
产业
海洋
科技
产业链
技术
新产
-
一边是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外资不断涌入,市场交投持续火热;一边是科技板块快速上涨后陷入震荡,进入业绩验证期。记者采访获悉,今年以来多家头部量化私募设立了专门的实验室或研究团队,将AI研发纳入长期战略。与此同时,算力、数据等基础设施的“重资产投入”成了行业标配,“AI之战”已拉开序幕。(2025-03-25 02:41:00)
标签:
量化
头部
投资
板块
产品
科技
市场
科技股
-
作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提振消费”占据了2025年经济发展的C位。《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落地,意味着2025年消费“主引擎”启动。此外,孙伟补充道,渠道下沉也将会是消费品公司未来重要的一个成长空间。对于国内消费品公司,下沉市场的机会很重要,但往农村或小城镇大规模铺货的难度也很大。(2025-03-25 06:28:00)
标签:
消费
行业
市场
竞争
企业
出海
公司
政策
-
2025年开年至今,中国股市总体表现较为亮眼,以科技股为代表的板块估值上修明显。而早在2024年4月,瑞银便上调中国市场评级至超配,近日再度维持超配中国市场的判断。瑞银与海外投资者交流的信息显示,投资者情绪整体在向偏乐观的方向走。过去几年,海外投资者基于多种原因选择低配中国股票,如今DeepSeek的发展提振了科技投资的风险偏好,叠加海外市场波动加剧,相关资金需寻找新的出路,预计外资将不断减少低配的幅度,并慢慢提到标配甚至超配的比例。(2025-03-25 00:38:00)
标签:
估值
市场
投资
投资者
股票
股市
股票市场
资金
-
●本报记者胡雨“四月决断”是A股市场一个重要概念,指投资者对四月行情的判断将对全年投资有重要指引意义。当下A股市场进入3月最后一个完整交易周,4月临近也使得市场对今年“四月决断”的关注度升温。对于A股市场二季度行情,申万宏源策略团队认为将是防御思维占优阶段,看好同时具备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的高股息资产;从中期维度看,继续看好科技产业趋势,建议重点关注国内AI算力和应用、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的投资机会,科技板块中级别调整可能是本轮应用兑现后,基础层限制了应用的进一步突破,这个阶段可能出现以季度为单位的调整。(2025-03-25 06:15:00)
标签:
市场
关注
投资
行情
策略
调整
资产
-
过去几个月,市场情绪转向,科技创新板块异军突起,基金投资生态随之生变。从最新发展态势来看,基金行业革故鼎新,从产品、策略、投顾等方面积极求变,推出更加精细化的产品,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策略,提供更有人情味的服务,以期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投顾的价值创造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供优质的针对客户投资需求的投顾策略;二是做好客户的长期陪伴,最终目的是引导客户形成更健康的投资习惯,减少情绪化交易,如追涨杀跌的行为。”肖雯说。(2025-03-25 02:41:00)
标签:
投资
产品
赛道
投资者
混合
权益
策略
-
A股、港股市场回暖催生的结构性机会,正被嗅觉敏锐的次新基金精准捕获。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在运行不足半年的主动权益基金中,超过六成自成立以来有所上涨,其中8只涨超10%,最高的突破34%“本轮人工智能行情,至少是跟2013年移动互联网变革相同量级,通用人工智能的产业空间甚至可能超越移动互联网。”武超则认为,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在波动中把握机会是一个重要课题,可采取逆势投资,科技板块的波动是常态,投资者应在下跌时布局,而非追高。(2025-03-25 00:08:00)
标签:
市场
产品
波动
成立
基本面
净值
板块
-
-
在沪指游弋于3400点下方的这段时间里,科技板块上演了轮动行情,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板块均有亮眼表现。不过,普涨大戏并未上演,部分细分板块甚至略有回撤。孟夏同时提示,投资者需要警惕短期过热风险,可以十年为尺度审视技术演进。正如百年前汽车取代马车,人形机器人或将重新定义下一个时代的“基础设施”。(2025-03-24 07:15:00)
标签:
板块
科技
科技股
市场
行情
智能
-
中央汇金、证金公司去年四季度以来的持仓较为稳健,并无显著变化。展望后市,业内预计A股市场估值重构机会较大,建议甄选出“新核心资产”。杨超表示,投资者可关注基于自主可控逻辑与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的科技创新主题,或是扩大内需导向下的“两重”和“两新”主题;继续看好安全边际较高的红利板块,可重点关注央国企。(2025-03-24 00:38:00)
标签:
资产
公司
核心
重构
中央
市场
甄选
科技
-
军工行业再迎新增长极。当前,深海经济已成为资本市场新热点,公募基金经理对深海科技领域的关注度明显升温。华夏基金基金经理万方方认为,2025~2027年军工行业将进入三年期的成长阶段,未来一到两个季度军工板块投资的基本范式将逐步构建。从行业景气拐点逻辑,到实签订单验证,再到2025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收入利润报表的验证,行业大概率在2025年下半年进入加速成长期。(2025-03-24 03:05:00)
标签:
军工
海洋
经济
行业
板块
科技
-
2025年以来,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科技板块成为推动权益市场上涨的关键力量。临近季末,股债市场波动加大,沪指在摸高3400点后出现大幅震荡,债券市场也经历显著调整。国联基金:2025年以来,QDII基金整体表现不俗,前两个月全市场有可比业绩的QDII基金中,70%以上净值出现上涨。(2025-03-24 02:43:00)
标签:
二季度
市场
板块
债券
资产
科技
投资
-
华泰证券发布港股策略报告称,近期MSCI指数中主要境外中资股已披露财报或指向三大线索:1)主要科技企业盈利基本超预期,盈利兑现和AI产业的发展或持续支撑港股行情;2)私有部门主导的AI+投资有望进入加速阶段,支撑国内宏观总需求;3)部分创新药龙头在2025年或将扭亏转盈,有望提振市场信心。往前看,4月或迎来关税问题、3月经济金融数据等事件和关键数据验证窗口,市场短期波动或加剧。不过AI技术的发展仍有较大的空间,而相关的主要标的多集中在港股。(2025-03-24 07:28:00)
标签:
港股
支撑
降息
消费
科技
数据
盈利
有望
-
-
A股市场震荡调整之际,资金借道股票型ETF的布局策略有所转变。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2月以来有近1596亿元资金净流出股票型ETF,逆转此前连续10个月净流入的资金进场格局。至此,股票型ETF年内资金净流出超过1200亿元。“在以国产算力数据中心、机器人为双主线的成长科技板块已经累积较高涨幅的背景下,后续可能出现显著的结构性变化,并且细分领域轮动可能加速。”前述永赢基金人士对第一财经说,近期强势的成长科技板块不宜盲目追高,可能更适合逐步兑现收益,建议等待下次重磅催化剂开启新一轮机会。(2025-03-24 00:47:00)
标签:
资金
净流入
流出
超过
科技
股票
板块
市场
基金: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金ETF
易方达创业板ETF
招商中证红利ETF
-
伴随着市场结构性机会持续演绎,私募仓位愈发积极。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升至77%以上,创出今年以来新高。具体来看,科技板块标的是私募参与定增的“聚集地”,比如私募获配金额最高的绿的谐波,为国产谐波减速器龙头企业,目前在机器人关节、手指等部位均有产品适配;获配私募数量最多的德明利则专注于存储控制芯片与解决方案的创新研发,该公司称,随着下游库存消耗,大模型技术创新、AI端侧应用加速、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带来存储需求增长,行业有望持续改善存储供需情况,延续上行周期。(2025-03-24 08:02:00)
标签:
仓位
资产
截至
股票
公司
持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