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药板块的快速拉升,给许多正在募集的医药主题基金带来机遇。或许是为了抓住建仓窗口,多只新发的医药基金选择提前结募。从基本面来看,当前创新药已经摆脱行业亏损,并逐步进入业绩盈利周期。周思聪告诉记者,从中期维度看,2025—2028年将是中国创新药企业集体步入盈利期的关键阶段。(2025-06-12 00:48:00)
标签:
新发基金
募集
创新
规模
业绩
赛道
医药
盈利
-
-
6月首周,随着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陆续发行,股票型基金的发行数量略有回暖,当周成立达到22只。展望后市,业内人士认为,若权益市场持续震荡,债券基金仍将是新发市场的主力。但若经济复苏信号增强或有新的政策利好释放,权益类产品发行有望回暖。(2025-06-09 03:50:00)
标签:
发行
费率
产品
债券
浮动
市场
权益
基金:
科创材基
惠升和盛纯债
科创200F
-
近段时间,公募市场再度掀起“自购潮”,多笔千万元级别的自购宣告落地。从自购产品类型来看,本轮公募自购资金大多投向新发产品,这意味着基金公司对自身投研能力和产品未来表现充满信心,同时也向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过以公司固有资金认购旗下产品,公募机构用“真金白银”展示了对自身投研能力、风控体系及未来业绩表现的信心。这种行为不仅能够强化管理人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绑定,表明公司愿意与持有人共同承担市场风险,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产品的资金流动性,提升基金运作的稳定性。(2025-06-05 02:28:00)
标签:
资金
产品
公司
市场
投资
信心
旗下
-
尽管本周仅有4个交易日,但新基金发行热情不减,共有36只产品本周首发。其中,工银泓裕回报、招商价值严选、兴证全球合熙A等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成为本周新发市场的重头戏值得注意的是,股票型基金明显成为基金公司今年布局的重点,尤其是被动指数产品。2024年全年债券型基金的发行份额占比为70.19%,今年以来这一数据显著下降,股票型基金的发行份额占比则从21.14%上升至39.93%。(2025-06-05 06:08:00)
标签:
发行
份额
费率
产品
指数
混合型
债券
基金:
大成景苏利率债A
国联中证A50联接A
宏利悦利利率债A
建信中债0-3年政金债指数A
泰康中债1-5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A
-
申万菱信行业精选基金经理贾成东表示,主动投资有其底层逻辑所在,要“顺大势、逆小势”,“大势”并非简单的行业轮动,而是产业升级、人口结构、技术变革等不可逆的长期力量。(2025-06-04 10:20:00)
标签:
权益
规模
经理
行业
市场
-
公募基金新发市场迎来一波“小高峰”。Choice数据显示,6月,共有89只基金进入发售期,部分基金公司新发数量超过5只。永赢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拟任基金经理储可凡认为,科技板块今年迎来产业层面的全面爆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具有重大投资机会,有望在科技行情中呈现出较强爆发力。(2025-06-03 01:52:00)
标签:
科技
权益
产品
产业
拟任
指数
-
-
永赢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拟任基金经理储可凡认为,科技板块今年迎来产业层面的全面爆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具有重大投资机会,有望在科技行情中呈现出较强爆发力。(2025-06-03 02:06:00)
标签:
权益
产品
科技
产业
拟任
指数
-
今年以来,在A股回暖、政策鼓励权益基金发展的背景下,新基金发行热度回升,年内新发规模已超4000亿元。作为市场“稳定器”的“国家队”,中国诚通旗下诚通金控斥资6亿元,认购三只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的首发份额,传递出坚定看好国资央企上市公司长期价值的积极信号。华北一名权益研究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5月国内权益市场明确政策底,但受限于外需不确定性,对短期经济弹性预期较为有限,市场呈结构性轮动。综合考虑外部冲击对经济短期压力和政策助力经济复苏的信心,市场有底有顶的格局或难有明显变化。(2025-06-03 00:18:00)
标签:
市场
公司
权益
经济
产品
投资
旗下
基金:
数字经济ETF富国
数字经济ETF基金
-
近期,多家公募基金密集发布自购公告,用“真金白银”彰显市场信心。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这一轮自购资金大多投向新发产品,既有基金公司对自身投研能力和产品未来表现的信心,也向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此外,从行业角度来看,公募自购也是基金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和投资者责任的重要体现。尤其在市场情绪波动或资金面偏紧的阶段,公募自购往往能够起到托底作用,向投资者传递出“看好市场前景”的积极信号,帮助缓解短期资金面压力,稳定市场情绪。(2025-05-29 00:00:00)
标签:
市场
资金
投资
产品
信心
公司
投资者
基金:
富国均衡投资混合
-
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按认购起始日统计,本周全市场至少有37只新基金发行,涉及28家公募机构,平均募集期27.41天。本周新发基金共涉及28家公募机构,其中7家公募机构旗下有不少于2只基金发行。具体来看,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均有3只基金启动募集,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本周均发行2只基金。(2025-05-27 00:08:00)
标签:
发行
基金管理
家公
公司
管理
有限公司
有限
基金:
易方达创业板50ETF
-
近年来,债券ETF持续受资金关注,目前总规模突破2600亿元关口。债券ETF规模持续走高,一方面与新发基金有关,截至5月20日,今年以来新成立的8只债券ETF合计募资近220亿元;另一方面,存量债券ETF也持续获得资金净流入,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等多只债券ETF的年内基金份额增加明显。贺金龙指出,当前债市震荡既反映了宏观经济修复的复杂性和政策预期的博弈,也受到市场供需结构变化和外部环境扰动的影响。(2025-05-21 00:06:00)
标签:
债券
规模
市场
债市
投资
政策
需求
-
-
本报记者彭衍菘当前,权益类基金发行节奏较快,平均不到半个月,一只权益产品就能完成从募集到成立的全过程。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认为,这种结构性特征既反映市场信心的修复,也印证了被动投资理念在居民资产配置中的渗透。当前,政策引导、需求升级与产品创新形成共振,为权益基金特别是指数化工具的发展构建了良性生态。(2025-05-20 00:10:00)
标签:
权益
指数
发行
产品
股票
指数化
增强
基金:
AI科创
科创材基
科综增强
现金全指
中证A500增强ETF天弘
-
5月第二周新基金发行市场中,债券型基金展现出强劲的吸金能力,成为规模贡献的核心力量。数据显示,上周新成立基金总数23只,发行份额合计240.04亿份,其中,中长期纯债型、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及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表现尤为亮眼,5只基金吸金达192.49亿元,占总发行规模的80.19%,且3只产品实现顶额募集,凸显市场对低风险固收类资产的青睐。另外,从近半年数据看,ETF新发依旧热度不减。截至5月18日,年内新发ETF产品数量达123只,发行总规模达到965.15亿元,距离千亿元关口仅一步之遥。(2025-05-19 00:53:00)
标签:
发行
债券
指数
市场
规模
产品
投资
基金:
数字经济ETF富国
恒指基金
科综价格
-
5月的资本市场迎来了一场无声的变革。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中,在督促行业加大薪酬管理力度方面提及,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经理,可以合理适度提高其绩效薪酬站在行业变革的节点回望,指数增强基金的崛起绝非偶然。它既是监管引导下投资理念的理性回归,也是资产管理行业从“造星运动”转向体系化竞争的必然选择。(2025-05-19 00:36:00)
标签:
指数
增强
收益
产品
基准
增强型
业绩
基金:
招商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
-
5月9日,浦银安盛基金旗下多只公募基金变更业绩比较基准。这是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来,首批变更业绩比较基准的公募产品。考虑到存量产品数量庞杂,业绩比较基准对基金组合的投资方向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中信建投金融工程及基金研究团队预计,业绩比较基准的规范或将逐步推进,从新发产品、存量问题产品逐步扩大到全量产品,业绩比较基准选择范围、设定方式等细节有待进一步细化。(2025-05-09 12:16:00)
标签:
基准
业绩
比较
指数
产品
变更
收益
-
近期基金新发市场延续了3月回暖势头,4月以来百余只新基金发行规模近千亿元。年内新成立的基金超400只,合计发行规模超过3400亿元,近半数为权益基金。投资主线上,博时基金表示二季度看好震荡颠簸期红利防守、新兴产业技术进步、受益内需政策板块这三大主线。(2025-05-07 00:10:00)
标签:
规模
发行
合计
二季度
指数
成立
关注
基金:
博时科综
科创综指
科创综
中证A500ETF指数基金
科创综合
A500中金
-
刚刚过去的4月,A股市场在震荡中以“黄金坑”筑底,什么样的基金正在逆市吸金?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在4月的新基金发行中,权益类产品延续强势,占据半壁江山;FOF基金则凭借“哑铃型”配置优势而异军突起,头部效应持续强化总体上,主动管理型产品发行仍和明星基金经理效应有一定关系。比如,中欧红利智选A、景顺长城新兴产业A等偏股混合型基金凭借品牌号召力,单只发行规模均突破8亿份。(2025-05-06 00:46:00)
标签:
发行
产品
募集
规模
头部
市场
基金:
中证现金流ETF
现金自由
恒泰租住
现金流ETF南方
自由现金流ETF易方达
现金流ETF基金
-
私募基金多项数据迎来积极变化。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4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发行数量超1000只,相比于3月增长超10%,实现连续两个月正增长。多位知名私募人士认为,中期来看,中国科技产业的竞争力仍在快速上升,后续可能进入盈利驱动和个股分化的过程,那些真正受益于AI的智能驾驶等科技公司可能出现盈利和估值的“双击”。另外,医药板块目前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而且近年来中国创新药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若今年行业迎来政策利好,那么当下便是投资创新药的好时机。(2025-05-03 08:23:00)
标签:
调研
投资
备案
估值
个股
私募基金
-
-
今年第一季度,公募基金对红利配置比例普遍下降。新发市场上,年内红利主题基金多出现延募,新成立的产品规模也不大。但另一方面,红利资产正获得养老金资金的青睐。“红利基金适合定投,可以作为长期的投资策略,通过定期投资来分散市场波动的风险。”博时中证红利低波100ETF基金经理杨振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建议投资者在关注红利类ETF产品时,除了关注股息率以外,还需关注指数编制方案和实际行业布局(2025-05-01 00:00:00)
标签:
红利
资产
投资
股息
资金
投资者
指数
基金:
博时中证红利低波100ETF
-
4月30日,外资独资公募机构——摩根资产管理宣布,将于近期运用固有资金不低于5400万元投资旗下新发权益类公募基金。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信心,4月以来,方正富邦基金、建信基金、国金基金、鹏扬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中信建投基金等多家公募机构宣布自购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2025-05-01 00:00:00)
标签:
旗下
资金
公司
投资
申购
权益
持有
基金:
现金指数
增强A500
鹏扬产业智选一年持有混合A
鹏扬成长领航混合A
鹏扬数字经济先锋混合A
-
4月8日以来,公募行业通过真金白银自购,亮明看好A股市场态度的行动仍在继续。今日早间,摩根资产管理公告,拟以5400万元自购旗下新发权益基金。在权益方面,该公司认为,二季度依然要保持对内需和科技创新的关注,并结合政策导向进行灵活配置。在全球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好充分的准备,关注长期趋势。(2025-05-01 00:24:00)
标签:
公司
旗下
投资
资产
权益
市场
资金
基金:
现金指数
增强A500
鹏扬产业智选一年持有混合A
鹏扬成长领航混合A
鹏扬数字经济先锋混合A
-
摩根基金:以不低于5400万元自购新发权益基金,其中3000万元将认购摩根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见习记者纪瑶作为首家自购的外资公募,摩根基金以自购行动彰显了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潜力的信心。摩根基金是首家宣布自购的外资公募。4月以来,市场震荡,还有包括博时基金、招商基金、鹏扬基金、兴证全球基金、中信建投基金、建信基金、国金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启动自购。(2025-04-30 10:15:00)
标签:
市场
亚太
规模
全球
资产
增长
管理
基金:
增强A500
-
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4月份新发行基金合计达127只,其中指数基金发行数量近半,发行份额达363亿份。嘉合基金权益研究部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政策效果显现、市场信心修复,公募基金发行市场有望逐步回暖,但产品同质化、投资者风险偏好波动等问题仍需持续关注。目前来看,4月份公募基金发行数量保持平稳,但发行份额明显下滑。对此,华林证券资管部董事总经理贾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现象本质是公募机构在政策推动下加速布局,与投资者风险偏好未完全修复之间的矛盾(2025-04-29 02:04:00)
标签:
发行
份额
投资
指数
投资者
市场
数量
基金:
800现金
通用航空ETF华宝
现金流ETF南方
浦银安盛普航3个月定开债券
中欧稳航90天持有债券A
-
-
今年以来新发基金规模突破3000亿元,多达45只权益类基金募集规模超过10亿元。从近期基金销售情况看,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权益类基金发行显著提速,部分债券基金遭遇赎回。在新华基金基金经理王永明看来,随着国内经济的企稳回升,市场信心逐渐恢复,新基金发行回暖,以绝对收益为主或低风险偏好的资金开始增加权益资产的仓位。同时,海外经济滞胀的压力增大,相比之下,A股市场吸引力明显增强。(2025-04-25 03:27:00)
标签:
发行
规模
权益
混合
赎回
现金
基金:
博时科综
中证现金流ETF
现金流ETF
现金基金
科基100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
现金流ETF南方
自由现金流ETF易方达
-
面对市场波动的持续加剧,外资公募基金今年显著加大了债券型基金的产品布局力度。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外资公募密集推出债券基金新品,涵盖中长期纯债、一级债基、二级债基等多个细分类型施同亮则认为转债市场存在着结构性机会。他表示,从供给层面来看,转债市场的规模从过去的万亿级降至约7000亿元,新发转债减少,存量券剩余期限普遍缩短至三年以下,叠加权益市场回暖,发行人转股动力强化(2025-04-20 07:02:00)
标签:
市场
债券
下行
转债
产品
收益
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