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内发行规模占比首超50%,权益类基金发行快速回暖中国基金报记者李树超新的一周,新基金市场又有20只新品来了。在近期股市回暖背景下,权益类基金成为新基金发行市场的绝对主力,今年权益类基金发行快速升温,3月份以来发行规模占比首次突破50%,凸显了市场回暖背景下资金向权益类资产倾斜的趋势。“在去年债券牛市中,债基发行一度位居主流地位。”一位大型公募市场部负责人表示,随着今年股债“跷跷板效应”的发酵,权益类基金发行正在快速回暖,将为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带动股市春季躁动行情继续演绎。(2025-03-24 14:47:00)
标签:
负责人
发行
权益
回暖
指数
现金流
市场
规模
基金:
大成景苏利率债A
宏利悦利利率债A
华富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A
汇添富上证科创板100指数A
嘉实上证科创板综合ETF
路博迈中证A500指数增强A
-
-
港交所披露的最新信息显示,瑞众保险近日增持中信银行H股股份并触及举牌线。今年以来,保险资金举牌活跃,作为红利资产代表之一的银行股成为险资举牌的主要标的。“我们将推动股票从交易类资产向OCI类资产转移,增加适合险资特点的高股息股票配置,提高股息收入对收益的贡献,降低对交易价差收益的依赖;推动股票从市价类资产向长股投类资产转移,积极储备与保险主业战略协同的长期股权投资标的。”一位头部险企投资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5-03-18 06:16:00)
标签:
资产
股息
保险
红利
投资
人士
-
“作为中国人寿集团旗下的另类投资资产管理平台,国寿投资发挥另类投资优势,积极参与公募REITs战略配售,目前整个中国人寿集团系统已参与23只公募REITs的战略配售,项目业态涵盖商业地产、保租房、新能源、高速公路、工业厂房、产业园等,约占保险行业公募REITs投资规模的近10%。”国寿投资不动产投资事业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业内人士还建议,险资在投资公募REITs时需深入研究底层资产的质量、现金流状况等,注意防范风险。杨帆认为,保险公司应提升在公募REITs投资方面的专业能力,合理评估项目风险,实现稳健投资。(2025-03-12 04:18:00)
标签:
投资
资产
保险
基础设施
人寿
设施
风险
基础
基金:
金隅智造
九州通R
-
2025年全国两会即将开幕,作为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如何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是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也是资本市场的投资风向标。近期,券商中国记者采访了汇添富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韩贤旺、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鹏扬基金副总经理兼股票首席投资官朱国庆、方正富邦权益研究部行政负责人兼基金经理乔培涛等五大公募首席,前瞻两会中的投资机遇。具体到政策导向,今年的两会乔培涛将更关注政府在扶持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有哪些新举措。(2025-03-03 07:49:00)
标签:
政策
经济
投资
消费
科技
资本
市场
发展
-
公募机构调研热度持续攀升,合计调研超1000次。分行业来看,计算机、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高成长性行业受到重点关注。京北方负责人亦表示:“当下,公司积极拥抱AI大模型技术,加速探索相关应用落地,更好助力客户数智化转型。”(2025-02-25 00:09:00)
标签:
调研
公司
机构
行业
有限
技术
表示
股份
-
数据显示,春节假期结束后,公募市场将有33只新发基金开启募集。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梳理发现,自2月5日起,万家鑫明A、鹏华上证科创板200ETF、建信丰融A等33只基金将在2月份发行中欧基金表示,从资金面来看,2025年预期ETF资金净流入规模或大幅度提升,保险资金亦会出现大幅度的资金净流入,外资配置A股的比例有望持续提升。(2025-02-04 10:55:00)
标签:
净流入
资金
募集
开启
指数
权益
基金:
科创板综
科创综E
-
-
新年新气象!农历蛇年已经到来,在新的一年如何正确投资成为A股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券商中国记者采访了外资券商资管权益投资负责人、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师在内的多位市场机构人士此外,美国再通胀风险加大,降息节奏预计相对谨慎,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面临短期上行压力,也会对全球资本市场流动性产生扰动。从国内来看,地产在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内仍将处于去库周期,虽然拖累作用将逐步减弱,但仍是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2025-02-04 04:16:00)
标签:
政策
市场
投资
内需
有望
经济
投资者
周期
-
近日,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多家保险公司表示,《方案》提出的一系列举措有助于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引导保险资金进一步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加大权益市场布局,助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新华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认真学习政策精神基础上,基于专业判断、精选投资标的,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丰富的策略、更加有效的措施、更加完善的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监管部门要求,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助力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在服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提升险资穿越周期、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2025-01-24 00:19:00)
标签:
投资
保险
资金
资本
市场
中长期
考核
入市
-
全球规模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负责人表示,愿意在未来几个月逆市场而动的投资者应考虑抛售美国科技股和私募信贷,同时增持中国资产。当地时间周三,挪威主权财富基金首席执行官坦根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告诉媒体,“最好的做法永远是反其道而行之。挪威财富基金在坦根的领导下,非常关注企业的“环境、社会及治理”。坦根表示,尽管ESG当前在美国遭到反对,但这一重点不会消失。(2025-01-23 06:40:00)
标签:
科技股
可能
财富
主权
表示
资产
投资者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在春节前落地,1月23日,国新办发布会进一步详解昨日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在五大部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与答记者问中,就险资、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的入市步伐、规模以及未来的规划给出明确指标。方正富邦基金则认为,保险资金是目前权益市场确定性较高的增量资金。基于规模增长和入市比例每提升1个百分点,可以带来数千亿资金。(2025-01-23 15:38:00)
标签:
资金
市场
投资
入市
中长期
周期
投资者
-
2025开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整固,人形机器人、AI眼镜、CPO概念等多个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行业板块表现活跃。1月21日,A股人形机器人板块指数一举创出历史新高。趣时资产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表示,过去几年AI产业更多是主题投资,难以落实到业绩方面,从2025年开始,真正卡位关键环节的公司将开始逐步体现出基本面的变化和业绩的抬升。因此,可以从产业链上下游多角度验证和捕捉投资机会。(2025-01-22 06:29:00)
标签:
产业
投资
应用
投资机会
模型
机器
-
-
近日,首批上市银行业绩率先亮相拉开了年报季序幕,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关注。回顾2024年,银行股在A股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全年板块涨幅居首位。上述资管机构负责人表示,2025年银行股确实有投资机会,挖掘前期一些资质好却涨幅不大的银行标的。或者,在1月份行情之后,机构会等市场的回调。“从历史银行股的表现看,1月份的表现都是正向上涨的。”(2025-01-18 06:08:00)
标签:
股价
股息
上涨
幅度
涨幅
市场
投资
-
2025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券商中国记者近期采访多家券商资管发现,券商资管普遍对于2025年的A股市场保持乐观积极,认为市场中枢有望在政策呵护下逐步抬升。“2025年,我们或将积极把握股票市场回暖带来的投资机会,积极布局债券加股票的低混产品,以及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投资标的的科技成长型风格的权益产品。”光证资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5-01-15 15:49:00)
标签:
券商
红利
政策
权益
有望
产品
投资
记者
-
目前,债券市场关注度居高不下。近日,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五大券商资管机构,解盘债市波动背后的逻辑与影响。光证资管相关负责人分析称,无风险收益率走低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从基本面影响来看,长端利率走低或有利于降低国债、地方债等类利率品种的发行成本,从而可能降低政府与企业的负债压力,或将更好实现金融支持实体的功能(2025-01-08 01:38:00)
标签:
债市
利率
债券市场
债券
收益率
走低
收益
市场
-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公募机构调研频次高达近10万次。这背后是公募机构为抢占投资先机、精准锚定价值标的而展开的一场无声“赛跑”。恒生前海基金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多项利好政策的密集落地,市场在利好兑现后进入调整阶段,呈现出震荡态势。(2025-01-02 09:41:00)
标签:
调研
机构
公司
少于
次数
股价
家公
-
2024年,A股行情跌宕起伏,两度上演“V”形反弹,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全年分别累计上涨12.67%、9.34%、13.23%。上述光大永明资产相关负责人重点看好三大方向:一是沿着ROE结构性改善的线索,看好两个细分方向,包括政策刺激方向和供给侧产业自发出清的方向,前者主要涉及汽车、电子、家电、家具、酒店餐饮、生育链,化债相关的建筑、公用环保;后者主要涉及磷酸铁锂、锂电设备、消费建材、电商快递等板块(2025-01-02 06:50:00)
标签:
市场
方向
资产
经济
政策
投资
相关
看好
-
12月24日,中国证券报主办的“适应低利率环境谋篇高质量发展——2024银行业财富管理论坛”在北京国家金融信息大厦举行。本报记者摄华安基金总经理助理、指数与量化投资部高级总监许之彦,华泰柏瑞基金副总经理、指数投资部总监柳军,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国泰基金总经理助理、量化投资部总监梁杏等嘉宾围绕“ETF:机遇与挑战”展开圆桌讨论。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许之彦认为,ETF凭借广泛覆盖的指数品种,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收益选择,尤其是红利类、宽基类产品。(2024-12-25 02:57:00)
标签:
指数
发展
渠道
投资
市场
投资者
-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12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将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将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形成长期有效的制度保障。在路径上,或从推进高质量并购重组、提升投资者回报、破净公司治理、市场沟通与内部激励等方面深化落实市值管理工作。经济增速下行风险;市值管理政策推进不及预期;资本市场改革不及预期;国企改革推进不及预期。(2024-12-18 07:50:00)
标签:
市值
上市公司
上市
公司
并购重组
管理
控股
并购
-
-
倒计时提醒!开通养老交易账户,享每年最高12000元税基优惠!刚刚,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公布!“养老投资关乎当下,更关乎每个人的未来。”广发基金养老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出的意义在于个人通过理性规划资金,合理选择金融产品,以更好地保证退休后的生活质量(2024-12-12 13:15:00)
标签:
养老
养老金
投资
指数
个人
市场
资金
-
险资的调仓步伐明显加速。近日,中国平安旗下主体减持中集车辆,新世界则遭国华人寿减持;而另一边,中国太保及部分控股子公司举牌中远海能,新华保险亦对海通证券展开举牌行动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资产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保险资管机构要结合自身在资产负债结构、偿付能力约束、中长期配置策略、收益稳定性要求、权益配置比例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特点及要求的投融资策略,灵活利用互换便利工具。(2024-12-07 08:03:00)
标签:
减持
人寿
时代周报
保险
公司
周报
股份
-
更重要的是,民生加银基金的权益研究、权益投资的负责人是如此的表现水平,那在其带领下,公司该类型的基金产品是否还能可持续的发展,还是也走向下坡路。(2024-12-02 11:21:00)
标签:
民生
权益
产品
区间
回撤
情况
管理
-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了新一批完成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名单,多家私募的重要人员来自公募。比如,嘉泽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投资负责人李湧,曾担任过瑞达基金董事长;资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总监马文祥,曾在多家公募基金担任固收部基金经理。另外,沪上某百亿级量化私募创始人透露:“目前公司员工数量较去年底增加了5个人,招募的人才分布在投研、运营、风控各个环节。(2024-11-29 00:39:00)
标签:
管理人
管理
投资
私募基金
证券
注销
行业
-
在规模和短期业绩排名压力下,基金经理如何才能拥抱“时间的玫瑰”?尽管公募产品似乎具有永续运作的某些特点,但最低规模的存续条件以及短期业绩波动,则意味着基金经理的长期策略需要面临诸多短期扰动“尽管实际操作中情况复杂,但基金经理对待基金持有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帮助基民挖掘具有长期主义的好公司。”华南地区一位公募基金负责人强调。(2024-11-25 01:17:00)
标签:
经理
重仓股
规模
短期
产品
持有
业绩
-
-
在短期规模和业绩排名压力下,基金经理拥抱“时间的玫瑰”究竟有多难?尽管公募产品似乎具有永续运作的某些特点,但关于最低规模的存续条件,以及来自短期业绩的排名压力,意味着基金经理在长期策略中不得不面对来自基金持有人对短期业绩不满带来的情绪扰动,这使得许多基金重仓的牛股在长期买入的视角下,以短期逻辑被迫卖出,甚至出现产品清盘后重仓股集体飙升的无奈一幕。“尽管实际操作中情况复杂,但基金经理对待基金持有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帮助基民挖掘具有长期主义的好公司。”华南地区一位公募基金负责人强调。(2024-11-25 16:11:00)
标签:
经理
短期
产品
业绩
持有人
重仓股
规模
-
机构发力中证A500指数产品愈发激烈,多家量化私募也争相布局。日前,百亿私募黑翼资产旗下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在渠道发行。黑翼资产相关负责人介绍,A500指增作为新晋赛道,非常考验量化管理人是否具备稳健的阿尔法能力。(2024-11-22 00:27:00)
标签:
指数
量化
产品
资产
市场
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