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4月17日,全市场已有超过70只公募基金公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据粗略统计,在一季度科技股大涨的情况下,多只基金“含科量”明显提升。睿远基金旗下基金经理赵枫认为,伴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投资者预期的波动,二季度市场表现也许会出现波动,但结合当前的估值水平和较为宽裕的政策空间来看,中国权益资产的价格存在较为坚实的基本面支撑,对全年表现仍可保持乐观。(2025-04-18 00:11:00)
标签:
权益
重仓股
股份
科技
混合
季报
-
-
随着公募基金陆续披露第一季度报告,科技投资仍是一大看点。截至目前,已有华富基金、德邦基金、金信基金、中欧基金、永赢基金、长城基金和朱雀基金等多家基金管理人对外发布了公告,其中不乏多只第一季度表现亮眼的权益基金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基金经理冯炉丹则认为,未来一年AI代理有望从概念走向实际应用落地。与传统Chatbot不同,这类程序能够独立运行,进行多步推理并完成复杂任务,商业模式更为清晰,变现路径更为直接。(2025-04-17 00:26:00)
标签:
机器
权益
经理
年第
-
随着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报密集披露,首批科技主题基金调仓动向浮出水面。截至4月16日,朱雀基金、金信基金、中欧基金、永赢基金、长城基金等公募旗下部分科技类权益基金产品一季报已出炉,一季报显示,上述基金继续加码AI产业链,信息技术成重仓方向。不过,永赢基金基金经理王文龙提示,面对AI应用这样一个具有长期向好逻辑的板块,单纯地追高或在市场波动时恐慌离场都不是最优策略。(2025-04-17 01:58:00)
标签:
智能
应用
产业链
产业
季报
板块
市场
-
备受关注的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迎来新进展。4月16日,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表示,泰康资产关于发起设立全资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泰康稳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申请已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表示,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取得新进展,可以助力险资机构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提升权益投资比例,分散风险并获取长期收益,同时也能发挥耐心资本的优势,通过长期持有优质资产稳定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及国家战略。此外,这一试点还能助力保险公司降低市场短期波动对利润和偿付能力的影响,同时拓展投研能力边界,响应政策导向,提升行业竞争力。(2025-04-17 00:04:00)
标签:
投资
保险
试点
资金
公司
资产
股票投资
-
近日,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报陆续开始披露,一些季内业绩优异的产品冲在最前面。主动权益类基金方面,普通股票型基金中的季度业绩冠军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业绩居前的华富科技动能,以及灵活配置型基金中业绩靠前的长城久鑫等均已发布一季报中航证券研报分析指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人形机器人板块交易已从亢奋阶段回归至偏低水平。自2024年9月24日科技行情启动以来,人形机器人板块大部分时间的成交额在1000亿以上,2025年3月板块成交额迅速降低,截至月底已回落至1000亿以下,板块的拥挤度得到了有效缓解。(2025-04-16 19:58:00)
标签:
季报
业绩
机器
板块
规模
-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分红热情高涨。年初迄今,公募基金分红总金额已超700亿元,同比增长四成以上,债券基金和权益类指数基金派发“红包”的热情最高。比如,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联接、万家中证红利ETF、国泰上证国有企业红利ETF、万家中证红利联接、富国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联接、中欧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国泰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广发中证红利ETF等年内分红次数均达到4次,在各类型产品中明显领先。(2025-04-15 05:48:00)
标签:
分红
红利
指数
债券
联接
股息
波动
基金:
广发中证红利ETF
国泰上证国有企业红利ETF
国泰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
华安上证180ETF
华夏沪深300ETF
华夏沪深300ETF
嘉实沪深300ETF
南方中证1000ETF
-
-
银河证券研报称,美国关税政策反复无常,扰动全球权益市场。短期内,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带动港股股市估值回调。港股市场投资展望:美国关税政策反复无常,扰动全球权益市场。短期内,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带动港股股市估值回调。(2025-04-14 07:38:00)
标签:
关税
港股
风险
政策
扰动
指数
下降
-
又有基金公司官宣自购。4月14日,国金基金公告称,公司拟于3个月内,结合市场情况将运用本公司固有资金以及高级管理人员自有资金投资本公司旗下权益基金,预计累计投资金额1500万元,并承诺所持有期限不低于1年卜益力还指出,基金自购行为往往释放出多重积极信号。一方面,这明确体现了基金公司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和资本市场长期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通过实质性资金投入,能够有效缓解市场波动引发的投资者焦虑情绪,降低短期不确定性(2025-04-14 22:35:00)
标签:
投资
公司
市场
投资者
资金
承诺
金额
-
◎记者聂林浩近日,一批权益类基金宣布放开大额申购,以吸引增量资金进入。业内人士认为,此举表明机构对市场的乐观态度,意味着市场经过充分调整后已迎来布局的良好时机。关于自购行为,鹏扬基金表示,对经济平稳运行和股市投资价值有信心。投资者可积极关注高质量上市公司投资机会,公司将继续与投资者共担风险、共享收益。(2025-04-12 02:54:00)
标签:
申购
大额
权益
投资
公司
市场
混合
基金:
鹏扬产业智选一年持有混合A
鹏扬成长领航混合A
鹏扬数字经济先锋混合A
中信建投轮换混合A
-
本报记者方凌晨彭衍菘在公募基金的投资版图中,隐形重仓股以其独特的地位吸引着市场目光。相较于前十大重仓股,隐形重仓股的持仓调整更为灵活多变,往往可以反映基金经理对市场趋势的前瞻性判断,也可能蕴藏着一些尚未被市场充分挖掘的优质投资标的。周蔚文介绍,中欧基金主动权益团队坚持基本面深度研究,通过宏观、中观、微观的多维度验证,寻找两类投资机会:一是产业趋势向好的领域,二是中长期价值被低估的优质企业,以及两者的结合。在实际操作中,还需综合考虑个股流动性等因素,动态调整配置比例。(2025-04-12 03:09:00)
标签:
重仓股
投资
产业
科技
经理
市场
-
每经AI快讯,4月11日,中信建投基金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已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500万元申购旗下中信建投行业轮换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份额,并承诺上述申购的基金份额持有期限不低于1年。公司拟于未来6个月内,结合市场情况运用本公司固有资金择机继续投资本公司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预计累计投资金额将达2000万元。每经AI快讯,4月11日,中信建投基金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已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500万元申购旗下中信建投行业轮换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份额,并承诺上述申购的基金份额持有期限不低于1年。公司拟于未来6个月内,结合市场情况运用本公司固有资金择机继续投资本公司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预计累计投资金额将达2000万元。(2025-04-11 08:47:00)
标签:
申购
投资
公司
份额
旗下
资金
-
-
重仓人形机器人板块,两只基金一季度规模暴涨随着基金一季报陆续披露,多只权益基金一季度投资操作动向曝光,多只绩优基金集中加仓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多只机器人板块强势股进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名单。亮眼的业绩吸引增量资金涌入,多只重仓人形机器人板块的权益基金规模暴涨。沈成表示,华富科技动能基金全面布局人形机器人板块,包括本体、执行器、传感器、驱动控制、传动装置、设备、材料等各环节;结合产业化进展,综合考虑弹性空间、不确定性、细分行业壁垒、公司竞争优势等因素优选标的,希望精选契合产业趋势的高质量、可持续成长品种,努力调整组合及仓位,为持有人创造合理的回报。(2025-04-11 14:33:00)
标签:
重仓股
机器
板块
动能
科技
-
近日,中邮理财、苏银理财等机构密集宣布增持权益类ETF,并看好债市机遇。这一动作不仅凸显机构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长期信心,更释放出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明确信号。信银理财建议,在此背景下,前期利率高点配置的固收类理财将大概率迎来净值上涨的收获期,未来货币政策可能进一步宽松的窗口打开,建议投资者继续持有固收类理财,积极把握利率下行趋势(2025-04-11 00:04:00)
标签:
理财
市场
投资
资本
投资者
中长期
资产
资金
-
2025年首批基金一季报出炉。4月10日,华富基金旗下华富科技动能混合A、人工智能ETF两只权益类产品、平安基金旗下的平安先进制造主题A率先披露今年一季报,平安先进制造主题A、华富科技动能混合A报告期内收益率分别达53.65%、37.12%,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基金经理强调,尽管人形机器人产业前景广阔,但投资过程中需注意板块的高估值和短期波动风险。基金采取“长期成长股”策略,既布局确定性强的公司,也挖掘具有弹性的标的,以期在新业务突破时获得估值和业绩的双重提升。(2025-04-11 00:06:00)
标签:
机器
投资
产业
动能
经理
基金:
华富科技动能混合A
-
债市回暖,近九成纯债基金净值创新高中国基金报记者曹雯璟张玲近日,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避险情绪急剧升温,各期限、品种债券收益率大幅下行,债市显著回暖。国联基金则建议,作为攻守兼备的“全能选手”,混合型一级债基可以通过投资可转债等持有一部分权益资产仓位,但不直接买卖股票,投资策略更加保守,比较适合“稳中求进”的投资者。(2025-04-10 01:07:00)
标签:
债市
政策
净值
关税
避险
货币政策
下行
-
财联社4月9日讯“跌就跌去一套房,涨就涨得一颗糖。”一位基金投资者如此调侃道。在经历“黑色星期一”的剧烈震荡后,A股市场反弹格局启动。截至目前,截至2025年4月8日,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合计自购95次,净申购金额达11.94亿元,覆盖的47家公募机构旗下95只基金产品,权益基金成自购主力。数据显示,权益基金合计自购达76次,占到全部公募基金自购总次数的80.00%,合计净申购金额达7.42亿元,占到全部公募基金净申购金额的62.10%。(2025-04-09 17:42:00)
标签:
净值
下跌
权益
合计
申购
产品
旗下
基金:
嘉实港股互联网产业核心资产A
-
接力“国家队”维稳动作,公募基金加入到护盘行列。4月9日,兴证全球基金公告称,自4月8日起陆续运用固有资金自购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自购金额合计将不少于人民币6000万元。配置建议方面,博时基金称,“震荡颠簸期红利防守、内外风险收敛后重新交易新兴产业技术进步、关注受益内需政策的板块”三大主线。(2025-04-09 13:12:00)
标签:
市场
申购
合计
权益
金额
政策
资本
基金:
鹏扬产业智选一年持有混合A
鹏扬成长领航混合A
鹏扬数字经济先锋混合A
-
新华财经上海4月9日电4月8日晚间,包括博时基金、鹏扬基金在内的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坚定信心,公司将于近期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产品从单只基金来看,今年以来有自购的95只基金中,74只基金净申购金额不低于0.1亿元,其中67只基金净申购金额在0.1亿元左右,占到自购基金总量的70.53%。(2025-04-09 14:05:00)
标签:
申购
金额
家公
机构
旗下
产品
股票
-
-
8日,招商基金、博时基金、鹏扬基金等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招商基金4月8日发布关于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公募基金的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将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5000万元投资旗下股票型及混合型公募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全球资本市场波动较大,但国内政策严阵以待,稳定资本市场预期持续加码、维护资本市场力量持续壮大,使得市场及时摆脱悲观预期。”申万宏源首席策略分析师傅静涛说,A股短期快速出清外部冲击带来的基本面扰动后,后续有望对边际改善和长期积极因素做出有效反映。(2025-04-09 00:10:00)
标签:
市场
资本
资金
旗下
投资
混合型
-
财联社4月8日讯作为中长期资金,险资入市再次迎来政策利好。4月8日,在央行、中央汇金等表态坚定呵护市场之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是最为主要的看点万家基金分析认为,以2024年A股深度调整期为例,险资通过累计增持超500亿元ETF等工具稳定市场预期,新规将进一步强化这一功能。同时,政策要求险资加强投后管理、严格控制关联交易,从制度层面防范资金无序扩张和风险跨市场传导,实现“稳投资”与“防风险”的平衡。(2025-04-08 11:43:00)
标签:
保险
资金
比例
投资
权益
市场
资产
-
4月7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针对当日权益市场的走势,多家公募机构火速解读。有业内人士表示,从政策面、资金面、投资者情绪等因素来看,当前A股市场基础仍然较好,待风险集中释放后,市场有望重拾升势,依然看好中国资产的长期投资机会财通基金亦表示,为对冲潜在经济压力,降准降息等政策可能择机落地,改善此前紧平衡的流动性环境。同时,受风险偏好下降影响,债券类资产可能阶段性成为资本市场的关注重点(2025-04-08 00:04:00)
标签:
市场
政策
关税
资产
可能
风险
全球
内需
-
人民财讯4月7日电,2025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行态势,权益类基金净值普遍增长。年内分红总额超过10亿元的基金公司有19家,华夏基金、中银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等公司的分红总额居前,分别达47.27亿元、44.78亿元、41.75亿元、41.36亿元,排名前四位;此外,南方基金、博时基金、富国基金等公募基金,年内分红总额均超20亿元。(2025-04-07 06:36:00)
标签:
分红
总额
公司
红利
净值
上行
态势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含权”二级债基审批或提速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大背景之下,“含权”基金产品的审批也在提速。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出台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及,优化产品注册机制,引导督促公募基金管理人稳步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2025-04-06 21:01:00)
标签:
仓位
股票
产品
中长期
人士
公司
入市
-
-
上周,在A股和港股整体调整之际,债市出现回暖,部分债基更是连续多个交易日上涨,出现较为明显的业绩“回血”。展望后市,多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震荡或可能是2025年债市的主基调之一。投资者在进行资产配置时或许不应只局限于权益或债券等某一类资产,搭建具有对冲价值的投资组合不失为应对市场波动和风格轮动的有效措施。(2025-04-06 21:57:00)
标签:
债市
出现
跷跷板
债券
市场
交易日
净值
-
近期,公募基金2024年年报披露完毕,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数据得以曝光。机构投资者2024年青睐的主动权益型基金数量较少,仅11只主动权益基金2024年获机构资金超10亿份以上净申购。如富国稳健增长A、工银红利优享A、长信金利趋势A、嘉实港股优势C等。(2025-04-05 00:00:00)
标签:
机构
投资者
投资
持有
权益
股票
资金
基金:
国泰中证A500ETF
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夏沪深300ETF
华夏沪深300ETF
华夏上证50ETF
嘉实沪深300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