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提振消费”占据了2025年经济发展的C位。《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落地,意味着2025年消费“主引擎”启动。此外,孙伟补充道,渠道下沉也将会是消费品公司未来重要的一个成长空间。对于国内消费品公司,下沉市场的机会很重要,但往农村或小城镇大规模铺货的难度也很大。(2025-03-25 06:28:00)
标签:
科技创新
消费
行业
市场
竞争
企业
出海
公司
政策
-
-
过去几个月,市场情绪转向,科技创新板块异军突起,基金投资生态随之生变。从最新发展态势来看,基金行业革故鼎新,从产品、策略、投顾等方面积极求变,推出更加精细化的产品,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策略,提供更有人情味的服务,以期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投顾的价值创造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供优质的针对客户投资需求的投顾策略;二是做好客户的长期陪伴,最终目的是引导客户形成更健康的投资习惯,减少情绪化交易,如追涨杀跌的行为。”肖雯说。(2025-03-25 02:41:00)
标签:
投资
产品
赛道
投资者
混合
权益
策略
-
中央汇金、证金公司去年四季度以来的持仓较为稳健,并无显著变化。展望后市,业内预计A股市场估值重构机会较大,建议甄选出“新核心资产”。杨超表示,投资者可关注基于自主可控逻辑与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的科技创新主题,或是扩大内需导向下的“两重”和“两新”主题;继续看好安全边际较高的红利板块,可重点关注央国企。(2025-03-24 00:38:00)
标签:
资产
公司
核心
重构
中央
市场
甄选
科技
-
伴随着市场结构性机会持续演绎,私募仓位愈发积极。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升至77%以上,创出今年以来新高。具体来看,科技板块标的是私募参与定增的“聚集地”,比如私募获配金额最高的绿的谐波,为国产谐波减速器龙头企业,目前在机器人关节、手指等部位均有产品适配;获配私募数量最多的德明利则专注于存储控制芯片与解决方案的创新研发,该公司称,随着下游库存消耗,大模型技术创新、AI端侧应用加速、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带来存储需求增长,行业有望持续改善存储供需情况,延续上行周期。(2025-03-24 08:02:00)
标签:
仓位
资产
截至
股票
公司
持仓
-
华泰证券发布港股策略报告称,近期MSCI指数中主要境外中资股已披露财报或指向三大线索:1)主要科技企业盈利基本超预期,盈利兑现和AI产业的发展或持续支撑港股行情;2)私有部门主导的AI+投资有望进入加速阶段,支撑国内宏观总需求;3)部分创新药龙头在2025年或将扭亏转盈,有望提振市场信心。往前看,4月或迎来关税问题、3月经济金融数据等事件和关键数据验证窗口,市场短期波动或加剧。不过AI技术的发展仍有较大的空间,而相关的主要标的多集中在港股。(2025-03-24 07:28:00)
标签:
港股
支撑
降息
消费
科技
数据
盈利
有望
-
随着市场行情回暖,主动权益基金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截至3月20日,全市场新发主动权益基金数量达到17只,以科技创新相关主题产品居多,与当前行情主线有较高契合度。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年内主动权益基金的最高收益率已超过了80%。其中,闫思倩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以82.19%的收益率排名第一,其次是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中航趋势领航混合。(2025-03-21 06:56:00)
标签:
混合
募集
权益
发起
规模
投资
红利
基金: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
-
-
又一只REIT发行火爆,网下配售比例创28个月新低。3月20日,年内第5只“日光”REIT——汇添富上海地产租赁住房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发布认购申请确认比例结果的公告。政策面上,2月7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其中有两条细则和公募REITs有关,一是支持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以及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等领域项目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促进盘活存量资产,支持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二是支持符合条件的健康、养老等银发经济企业股债融资,探索以养老设施等作为基础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和REITs。(2025-03-21 06:43:00)
标签:
资产
认购
配售
比例
投资
支持
发售
基金:
济南能源
华安百联消费REIT
华夏基金华润有巢REIT
金隅智造
华夏首创奥莱REIT
地产租住
嘉实物美消费REIT
-
编者按:千帆“竞技”,快者胜。在群雄逐鹿人工智能时代之际,DeepSeek的横空出世无疑成功喷出了中国科技创新的“马赫环”,不仅让世人对中国科技创新的速度和成果高看一眼,更是让海内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的叙事逻辑进行了重构“在‘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资产兼具新兴市场成长性与发达市场稳定性,叠加人民币国际化及ESG投资本地化进程,中国资产有望在全球资本配置中持续提升权重。”魏沁蕊表示。(2025-03-20 00:19:00)
标签:
资产
市场
投资
资本
全球
创新
科技创新
科技
-
3月19日,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中国资产吸引力渐升,科技制造投资逻辑焕然一新。长期而言,中国前沿技术的关键突破有望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以DeepSeek成功“出圈”为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缩影,国内投资者信心迎来重振,产业向高附加值加速转型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摩擦加剧;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各行业内竞争加剧;中美冲突进一步激化;AI等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安全事故风险;企业AI应用进展不及预期等;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先进制程技术发展不及预期。(2025-03-19 08:23:00)
标签:
科技
产业
预期
资产
制造
投资
发展
-
在注册制改革深化、科技创新突破与全球资本再平衡的多重共振下,中国资产正迎来系统性重估机遇。近日,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资产管理部FOF业务总监魏沁蕊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中国资产重估的本质是全球市场对中国制度优势、创新活力与转型红利的重新定价,这将是一个长期趋势。“在‘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资产兼具新兴市场成长性与发达市场稳定性,叠加人民币国际化及ESG投资本地化进程,中国资产有望在全球资本配置中持续提升权重。”魏沁蕊表示。(2025-03-19 00:31:00)
标签:
资产
市场
资本
全球
投资
国际
创新
提升
-
在全球资金的目光逐渐转向中国资产的当下,百亿级私募瞄准了港股这一中国资产的价值洼地。沪上某知名宏观策略私募创始人也称,港股科技股和创新药板块是今年的重点配置方向,目前公司已通过ETF布局了相关投资机会。(2025-03-18 02:17:00)
标签:
港股
资产
创新
港元
资金
科技
持仓
投资
基金: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
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
-
-
借道ETF 外资加速布局中国资产贝莱德卓越远航混合基金经理毕凯认为,科技创新和内需修复大概率仍是未来投资者关注的主线。(2025-03-18 02:17:00)
标签:
主动型
投资
资金
资产
规模
投资者
净流入
-
编者按:千帆竞技,快者胜。在群雄逐鹿人工智能时代之际,DeepSeek的横空出世无疑也成功喷出了中国科技创新的“马赫环”,不仅让世人对中国科技创新的速度和成果高看一眼,更是让海内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的叙事逻辑进行了重构“展望未来,投资中国的核心逻辑正在发生变化,即中国故事的叙事逻辑正从宏观层面转向微观层面。”王滢说。(2025-03-17 01:13:00)
标签:
投资
领域
智能
逻辑
全球
科技
股票
-
上周,在一系列利好消息的推动下,A股市场“气温”明显上升。3月14日,沪指收复3400点,创业板指、上证50指数涨近3%。消费板块再现多股涨停,贵州茅台大涨近6%,被市场认为是消费板块复苏的信号。诺安基金则建议,配置上可关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价值重构、供给侧改革引导行业供需出清以及制度优化释放消费潜能三个视角。(2025-03-17 01:13:00)
标签:
消费
市场
政策
关注
科技
板块
产业
基金:
华安中证申万食品饮料ETF
招商国证食品饮料ETF
-
A股市场回暖趋势明显。最近一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分别上涨1.39%、1.24%、0.97%。特别是3月14日,沪指收复3400点,创业板指、上证50指数涨近3%。诺安基金则建议,配置上可关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价值重构、供给侧改革引导行业供需出清以及制度优化释放消费潜能三个视角。(2025-03-16 06:52:00)
标签:
消费
政策
市场
科技
关注
经济
基金:
华安中证申万食品饮料ETF
招商国证食品饮料ETF
-
2025年以来,国内光伏龙头企业因电池专利纠纷“互掐”,龙头企业先后“下场”。从目前已公布的诉讼纠纷案件来看,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晶澳科技、正泰新能源等A股光伏一线企业均被波及。针对光伏行业僵尸专利、休眠专利“横行”的乱象,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光伏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原创技术发展的建议》。(2025-03-16 00:12:00)
标签:
专利
技术
企业
行业
电池
-
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公募投研人士研判具身智能发展机遇:政策强有力引领和驱动,将成为具身智能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其中,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积极的政策信号,北京、深圳、重庆等多地近期也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出台具体政策。谢泓材:建议投资者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理性投资,选择具备专业研究水平的相关主题产品或者配置比例较高的均衡型产品。(2025-03-16 17:37:00)
标签:
智能
产业
发展
技术
机器
投资
需要
-
数据显示,本周,共有124家公募机构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超过660次调研,公募机构的调研活动显示出对电子元件、工业机械等行业的浓厚兴趣,其中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被调研次数最多的A股上市公司;同时,被公募机构频繁调研的胜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价表现亮眼,本周涨幅达37.70%。对于公募机构重点关注的板块后市机会,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计算机板块受益于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2025-03-15 00:07:00)
标签:
公司
有限
调研
机构
股份
基金管理
有限公司
-
-
看好中国资产的外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之中。2月份以来,多家外资机构上调中国股票评级。“当前,科技创新和内需修复仍然大概率是投资者关注的主线。”贝莱德卓越远航混合基金经理毕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重点看好科技创新方向中有较大长期成长空间的投资机会,以及内需方向在2025年业绩有望出现明显修复性增长的投资机会。(2025-03-14 00:03:00)
标签:
股票
投资
外资
评级
市场
表示
资金
内需
-
近期,港股市场迎来资金南下热潮,公募基金持续加仓港股优质标的,频现举牌现象。展望后市,机构对港股仍保持乐观,认为政策支持和估值优势将吸引更多内地资金流入,看好港股生态重塑和估值重估,科技、新消费和创新药等板块值得关注配置上,易峘建议维持哑铃策略,关注科技重估、新消费、创新药及高股息中兼具攻守属性的通信等板块。(2025-03-12 08:01:00)
标签:
港股
港元
估值
集团
均价
科技
-
公募REITs底层资产扩容,迈出实质性一步。3月10日晚间,南方基金上报南方润泽科技数据中心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南方润泽科技数据中心REIT”),成为业内首只数据中心资产类型的公募REITs产品此外,全国人大代表,深圳证券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沙雁表示,今年深交所将以更大力度支持广东优质创新企业,着力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优创”企业;支持成熟期企业利用REITs融资,实现“资产上市”。全国人大代表、北京证监局局长贾文勤也表示,北京证监局将推动辖区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科创债等创新品种债券,支持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发行REITs。(2025-03-11 07:16:00)
标签:
支持
资产
清洁能源
证监
融资
企业
养老
基金:
嘉实中国电建清洁能源REIT
-
华泰证券指出,两会延续稳中求进定调,内需成为对冲外部不确定性的核心抓手,政策态度积极提振市场情绪。往前看,本轮资产重估行情基石逻辑尚未发生转变,考虑到:1)国内经济企稳态势显现,宏观数据仍有韧性;2)国内AI等领域应用落地的逻辑确定性仍强,产业发展趋势仍持续;3)龙头科技股财报整体仍较强等,短期视角对港股不悲观,中长期仍坚定看好中国资产重估行情演绎。结构上维持哑铃配置思路:1)配置港股互联网与科技硬件标的,把握中国科技股价值重估机会;2)配置受益于消费刺激政策落地、延续春节消费数据回暖的新消费方向;3)关注有望受益于AI发展、且自身具备景气或政策催化的港股创新药;4)盈利预期相对稳健的红利标的,或仍可作为底仓配置选择。(2025-03-10 07:55:00)
标签:
港股
配置
政策
消费
数据
外资
流动性
南向
-
中信证券:牛市的烦恼本轮春季躁动当中投资者有两大烦恼:一是AH两地市场分化造成机构产品业绩分化;二是原有应对剧烈宏观波动的杠铃型策略很难在市场快速上涨时完成调仓。从市场分化的角度来看,互联网、硬科技、智能车和创新药当中最优质的核心资产聚集在港股,业绩分化和赛马机制也在驱动配置型持仓加速从A股转向港股,加剧两地市场走势分化。展望后市,整体上看中国资产吸引力有望持续提升,将推动A股行情继续向好前进。且股权风险溢价ERP显示权益资产投资性价比较高。(2025-03-10 00:20:00)
标签:
市场
科技
政策
行情
资产
分化
港股
有望
-
-
观点摘要: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将为下一个时代增长打开新的空间,我觉得特别骄傲,我们不是性价比,而是高质量,以前大家都开进口车,现在,我们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接下来可能是人形机器人会突破,这是一个几十万亿的制造业体量,我们已经具备基础优势。人形机器人从0-1可能不需要像电动车一样用6—7年的时间,有可能两三年三四年,就能够完成。闫思倩:在投资领域,有ARK基金的木头姐,投资了很多科技股,被称为女版巴菲特,她在投资比特币包括最近的AI医疗等,都做得非常好,她每年都会出科技领域的报告,包括适时的投资观点,都让人印象深刻。(2025-03-08 09:22:00)
标签:
机器
产业
科技
投资
券商
产业链
-
两会期间释放出重磅创投行业利好信息!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2018年以前,由于IPO门槛对于硬科技企业来说较高,退出困难,所以存续时间有限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往往不敢投、不能投。(2025-03-07 00:12:00)
标签:
投资
科技
创业投资
创新
创业
科技创新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