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A股市场放量上涨,中小盘和科创等板块表现亮眼。股票ETF单日资金净流入超45亿元。其中,多只中证1000ETF、沪深300ETF、中证A500ETF等宽基ETF产品“霸屏”资金净流入排行榜,多只证券ETF、医药ETF、酒ETF等细分赛道ETF产品资金净流出居前兴业基金表示,近期AI、机器人等方向具备较多催化事件,相关板块活跃度较高,带领市场情绪修复。(2025-01-15 14:40:00)
标签:
医药股
净流入
资金
单日
板块
流出
市场
产品
基金:
华泰柏瑞中证2000ETF
华夏中证1000ETF
金ETF
南方中证1000ETF
易方达沪深300ETF
-
-
关于A股医药板块,投资者现在最关心的是2025年是否会反弹,行业格局将会有何变化,哪些细分领域更值得关注。“我们希望看到企业经营者信心的修复,这个对于业绩释放的动力和能力将有很大的提升,2025年我们认为是很重要的信心修复年。(2025-01-13 00:54:00)
标签:
医药
修复
市场
信心
投资
板块
估值
-
跨年行情结束后,基金经理对上一年度的弱势赛道医药的兴趣显著上心。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开年后大型公募几乎倾巢而出密集调研医药股,其中许多被基金联合调研的医药股此前并未进入基金股票池,部分管理数十亿资金的基金经理亲自调研零持仓的股票更暗含配置变化需求消费医疗似乎成为下一阶段基金经理在医药赛道关注的核心。国联医药消费混合基金经理潘天奇也认为,从长期视角来看,医疗产业需求增长逻辑不变,处方行为更以治疗刚需和质量为导向,行业规范行动以短痛换得长期健康发展,可以预期很多子行业陆续出现经营改善,创新药品,创新药器械有望获得更多实质支持,相关配套产业链经过供给优化后有望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医疗服务和医药商业也将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2025-01-12 07:03:00)
标签:
医药
赛道
调研
经理
消费
持仓
-
近期,基金经理对上一年度的弱势赛道医药板块的兴趣显著增强。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开年后大型公募几乎倾巢而出密集调研医药股,其中许多被基金联合调研的医药股此前并未进入基金股票池,这暗含着基金经理的配置需求,这种变化也意味着医药赛道有望迎来转机。消费医疗似乎成为下一阶段基金经理在医药赛道关注的核心。国联医药消费混合基金经理潘天奇也认为,从长期视角来看,医疗产业需求增长逻辑不变,处方行为更以治疗刚需和质量为导向,行业规范行动以短痛换得长期健康发展,可以预期很多子行业陆续出现经营改善,创新药品、创新药器械有望获得更多实质支持,相关配套产业链经过供给优化后有望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医疗服务和医药商业也将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2025-01-09 06:22:00)
标签:
医药
赛道
调研
经理
消费
有望
-
A股上演“V形”反转,昨日股票ETF净流入资金达32亿元中国基金报记者李树超昨日A股市场上演“V形”反转,主要指数大逆转。考虑到经济基本面的复苏节奏、政策的潜在刺激方向,中欧基金认为,节前哑铃策略仍有望跑赢市场。该机构重点关注内需复苏主线,涉及行业中,估值弹性最大的是食品饮料,业绩弹性最大的是房地产,政策弹性最大的是医药,以及内需消费升级相关的服务消费、品质必需消费与潮玩可选消费。(2025-01-09 14:01:00)
标签:
净流入
资金
指数
市场
位居
政策
消费
基金:
金ETF
-
众多基金赶在春节之前发行。统计数据显示,权益类基金将迎来“超级发行周”,70多只权益类基金正在或即将发行,其中不少产品拟由知名基金经理执掌。据天风证券测算,截至1月3日,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中位数为86.12%,较此前一周上升0.38个百分点。从加减仓行业看,基金主要加仓了医药、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械、家电等行业。(2025-01-08 05:28:00)
标签:
发行
申购
权益
混合
资金
上市
仓位
基金:
国泰中证A50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180指数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
嘉实沪深300ETF
180基金
南方中证1000ETF
-
-
市场全天震荡反弹,大小指数走势分化。从板块来看,算力概念股集体走强,数据中心电源、铜缆、CPO等多个方向大涨,芯片股展开反弹。下跌方面,医药股集体调整。有券商表示,在全球权益市场中,港股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水平,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中长期配置价值较高。但市场情绪短期内受海外因素影响较大,多空博弈或持续较长时间,港股市场或整体延续震荡整理态势。(2025-01-07 14:43:00)
标签:
市场
港股
震荡
反弹
券商
集体
方面
-
2024年A股走势“先抑后扬”,整体收获较好回报,上证指数涨幅达到12.67%,深证成指上涨9.34%,创业板指上涨13.23%。行业表现方面,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1个上涨,涨幅位于前列的热门行业包括银行、非银金融、电子;医药生物、食品饮料、房地产等行业表现相对较弱。宏利基金:一是人工智能创新周期驱动的硬件投资机会,代表性行业为电子;二是在国内无风险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下,高股息红利策略依旧有较大想象空间,代表性行业为银行;三是需求韧性强、估值具备修复空间的机会,代表性行业为医药。(2025-01-06 00:17:00)
标签:
板块
行业
消费
政策
估值
有望
股息
-
市场全天弱势震荡,三大指数均小幅下跌,沪指盘中一度跌破3200点。从板块来看,医药股逆势走强,流感方向领涨。下跌方面,零售、AI眼镜、白酒、食品等板块跌幅居前。有券商表示,近期酒企纷纷召开经销商大会,传递积极信号,关注企业2025年规划目标。政策发力下,内需有望企稳抬升,市场信心恢复拉动估值修复,当前食品饮料板块估值仍具性价比(2025-01-06 14:59:00)
标签:
下跌
板块
估值
市场
溢价
消费
跌幅
方面
-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调整,但证券私募调研积极性依然高涨。第三方机构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半导体、自动化设备等行业是私募机构调研次数居前的热门行业。此外,在2025年最看好的行业板块或主题投资机会方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33.33%的私募看好人工智能板块的投资机会;23.81%的私募看好低空经济、机器人、智能驾驶等主题板块;19.05%的私募看好包括医药医疗在内的大消费方向;16.67%的私募看好半导体行业;4.76%的私募看好新能源方向;另有2.38%的私募看好信创方向。(2025-01-06 08:05:00)
标签:
调研
看好
次数
机构
方向
行业
公司
-
展望2025年A股市场行情,私募排排网调查结果显示,63.64%的私募对2025年A股市场行情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在经济恢复和政策呵护等因素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整体向上;27.27%的私募持中性态度,他们认为虽然A股乐观因素居多,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仅有9.09%的私募持谨慎态度,认为2025年指数不会有大的表现,结构性行情为主。潘俊看好今年政策发力方向的投资主线,一是今年将加大对内需消费的刺激,利好医药、食品饮料、旅游出行、汽车、家电、纺织服装等。(2025-01-02 00:10:00)
标签:
看好
认为
市场
政策
因素
方向
风格
经济
-
-
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12月31日获悉,根据第三方机构私募排排网面向私募机构群体展开的一份最新年度问卷调查,对于2025年A股市场的全年表现,有占比高达63.64%的私募,对全年A股行情表现持乐观态度,相关私募认为在经济复苏和政策呵护等因素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整体向上。对2025年A股表现持中性态度和谨慎态度的私募机构比例,分别为27.27%和9.09%。此外,在2025年最看好的板块或主题投资机会方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33.33%的私募看好人工智能板块的投资机会;23.81%的私募看好低空经济、机器人、智能驾驶等主题板块;19.05%的私募看好包括医药医疗在内的大消费方向;16.67%的私募则看好半导体行业;4.76%的私募看好新能源方向;另有2.38%的私募看好信创方向。(2024-12-31 12:07:00)
标签:
看好
方向
认为
板块
市场
表现
-
在独门股的拉动下,五家小公募旗下产品或承包2024年度基金业绩排名五强。在2024年度基金业绩排名大战中,排名前十的基金经理同质化的交叉持股,使得争夺前十乃至前五强产品大多出现业绩差距甚微局面;在2024年仅剩两个交易日之际,因为持股的高度雷同,五强业绩差距最低只有0.01个点,这也使得“我有你无”独门股成为决定最终排名的核心,使得独门股在最后阶段往往出现暴力拉升异象。与摩根士丹利基金对明年赛道机会判断类似,中欧基金人士强调消费与科技明年机会持续凸显,虑到经济基本面的复苏节奏、政策的潜在刺激方向,或可以通过三条主线把握明年的市场机遇:首先为内需复苏主线,涉及行业中估值弹性较大的是食品饮料、业绩弹性较大的是房地产、政策弹性较大的是医药,以及内需消费升级相关的服务消费、品质必需消费与潮玩可选消费;其次为再通胀主线,伴随央行“促进物价合理回升”的政策表态,关注PPI修复预期带动的周期品,尤其是中国定价权更强的钢铁、煤炭和铝等;最后把握高景气科技领域的产业迭代趋势,关注AI、储能和各类长验证周期的题材如国产替代和商业航天等。(2024-12-29 16:27:00)
标签:
业绩
排名
规模
产品
消费
独门
年度
-
即将过去的2024年,在面临渠道增长乏力、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之下,国资、新势力资本进场一路高歌猛进,开展大手笔投资并购,加速资产整合,刷新行业新纪录。第一财经记者梳理A股医药上市公司板块发现,国企背景企业在中药行业中本身就占比较高,今年以来低迷的市场环境,使得更多优质医药企业被有实力的国资和新势力资本揽入怀中。“由于与被并购公司在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资本方的收购完成后,对目标公司的日常经营、业务整合、协同发展能否顺利实施以及整合效果能否达到预期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一位擅长投资并购的中医药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2024-12-22 12:10:00)
标签:
公司
并购
药业
收购
制药
企业
行业
-
昨日股票ETF市场净流入资金67.52亿元,宽基ETF净流入居前12月11日,A股市场全天窄幅震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当日股票ETF市场净流入资金67.52亿元。其中,沪深300等宽基ETF净流入居前具体方向上,他看好成长赛道中业绩能见度较高、流动性较好的龙头企业,以及对利率下行敏感型行业的机会,如互联网、新能源车、科技硬件和生物医药等久期较长的板块。(2024-12-12 14:00:00)
标签:
净流入
市场
港股
资金
股票
指数
流出
规模
基金:
恒生前海港股通精选混合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金ETF
南方中证500ETF
南方中证500ETF
-
A股本周延续上涨,沪深两市股票型ETF和跨境型ETF合计净流入约50亿元。行业主题上看,医药、机器人相关ETF被资金看好,而医疗相关ETF被资金抛售。有4只ETF披露下周发行,跟踪标的为科创板芯片、科创50、上证180和港股通汽车。(2024-12-07 12:56:00)
标签:
资金
净流入
市场
成交
成交额
机器
份额
-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近一月有超过600只个股接待过公募基金来访,合计来访接待量为5540。其中159股被10篇以上研报覆盖,79股被20篇以上研报覆盖,14股被50篇以上研报覆盖。从行业分布来看,近一月公募基金来访接待量超过10的159股,分布于电子最多,为35股。机械设备紧随其后,为27股。电力设备为19股。医药生物、计算机也分布靠前。(2024-12-03 18:27:00)
标签:
个股
设备
-
10月8日以来,港股市场持续震荡下行,投资港股的ETF表现不佳。数据显示,今年年初至10月8日,港股市场经历两轮上涨,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实现了超过20%的增长,在全球市场中表现突出三是医药公司。关注一些既有传统管线提供稳定现金流,又有创新药业务作为未来盈利增长点的医药公司。医药股的核心逻辑主要围绕稳定的需求和出海两点展开,且现金流稳定的企业能够为其未来的成长提供很好的弹性。(2024-12-02 00:31:00)
标签:
港股
公司
指数
现金流
市场
估值
稳定
医药
基金:
银华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ETF
-
-
11月份,公募机构积极调研A股上市公司,调研次数共计近5000次,半导体、电池等行业成为热门领域。恒生前海基金表示,在风险偏好和交易量的复苏下,科技成长板块占优;中长期来看,将密切关注产业趋势的发展方向,特别关注科技、医药、制造等板块新一轮产业周期的动态,并积极挖掘那些长期资产回报率较高的个股。(2024-12-02 03:15:00)
标签:
调研
机构
产业
公司
周期
中长期
科技
-
近日,国信证券举行了2025年高质量发展投资策略会。关于2025年A股投资策略,国信证券建议从并购目的与行业逻辑出发寻找相关赛道公司。具体投资方向上,国信证券建议关注三类并购重组:一是基础化工、机械设备等行业并购,因为这些行业往往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和资源密集型行业;二是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等技术更新较快、需要协同创新的行业并购;三是商贸零售等具有渠道和品牌整合优势的行业并购。从兑现节奏看,并购重组题材后续仍有演进空间。(2024-11-30 02:52:00)
标签:
并购
并购重组
行业
重组
证券
投资
逻辑
-
伴随着A股信心回暖,牛散频繁现身定增市场。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四季度以来,超10家上市公司的定增名单中出现了牛散身影,葛卫东、郭伟松、张宇等知名投资人赫然在列,参与热情明显高于三季度沪上一位私募创始人也认为,后续可以重点关注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如电子、机械设备、化工、医药生物、电力设备、计算机等细分领域,尤其是代表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和海洋工程装备等。另外,公司还会重点关注在经济复苏和盈利上行周期中能够获得更高业绩涨幅的企业,把握困境反转的机会。(2024-11-29 16:50:00)
标签:
参与
上市公司
公司
上市
产业
市场
回暖
四季
-
单日股票ETF资金净流入超113亿元昨日,A股重返3300点,谷子经济、AIGC概念轮番演绎。股票ETF整体资金净流入113.53亿元,中证1000ETF、沪深300ETF、中证A500ETF等多只宽基ETF成为“吸金”主力,券商、半导体、医药、军工等相关热门赛道ETF产品资金净流出居前。中欧基金谈及当前较具投资价值的三个方向,首先是困境反转预期驱动的地产与医药;其次为再通胀政策预期助力的周期品,尤其是中国自主定价能力较强的煤炭和钢铁等,以及关注国企改革政策提速的可能性;最后为受益产业成长预期、财政及政策确定性助推的科技主线,尤其关注其中国产替代、商业航天等方向。(2024-11-28 13:21:00)
标签:
净流入
资金
单日
预期
指数
政策
流出
相关
基金: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金ETF
南方中证1000ETF
-
11月25日,A股三大股指下探后回升,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小盘国企股逆势走强,中证2000指数在主要宽基指数中涨幅较大。摩根资产管理分析认为,中证A500指数当前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万得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中证A500指数相对沪深300指数低配金融及主要消费合计超10%,超配工业、通信服务、信息技术、医药卫生等新质生产力板块,合计权重超50%,体现出较强的成长性(2024-11-25 21:32:00)
标签:
指数
电池
板块
涨幅
资金
合计
-
-
一直以来,医药是公认的“长坡厚雪”赛道,也是资本市场最为关注的板块之一。随着A股主要指数在高位横盘震荡。“情绪性快速反弹后,仍需关注医药行业基本面是否出现拐点迹象,而当市场波动增加时,中药板块或将重新成为医药防御性资产,值得关注。”过蓓蓓表示。(2024-11-24 14:22:00)
标签:
医药
板块
行业
流通
反弹
市场
基金:
汇添富中证中药ETF
-
昨日基金共对19家公司进行调研,扎堆调研国邦医药、硅宝科技、周大生等。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11月20日共33家公司被机构调研,按调研机构类型看,基金参与19家公司的调研活动,其中,5家以上基金扎堆调研公司共6家数据宝统计,基金参与调研股中,近5日资金净流入的有8只,广博股份近5日净流入资金3.0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净流入资金较多的还有南极电商、汤姆猫等,净流入资金分别为1.02亿元、6730.75万元。(2024-11-21 10:48:00)
标签:
净流入
调研
公司
资金
参与
统计
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