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导读]:今年以来,医药医疗板块明显复苏。在人工智能的助攻下,不少布局医药医疗行业的基金产品业绩亮眼。纪盈盈认为,目前医药医疗板块估值偏低,政策支持力度较大,资金关注度逐步提升,但板块内部分歧较大,部分子板块成长性约束高,投资时除了“便宜”,也应考虑性价比,避免落入“低估值陷阱”。结合目前市场情况,可以继续关注创新药、AI医疗等方面,但需要注意投资节奏,寻找合适的长期买点。
今年以来,医药医疗板块明显复苏。在人工智能的助攻下,不少布局医药医疗行业的基金产品业绩亮眼。
多位公私募基金人士表示,未来,人工智能在个性化医疗、医疗机器人、远程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有望继续深化。
AI助力行业复苏
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申万一级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今年以来上涨2.32%。港股的AI医疗指数上涨35.57%,A股的智能医疗指数上涨22.33%。
今年以来,医药医疗行业呈现出较强的结构分化,但在AI助力下明显复苏。其中,港股的AI医疗指数、A股的智能医疗板块涨势最为强劲。
医药行业交易热情也持续回暖。截至2月末,申万生物医药指数周度交易额连破300亿元、400亿元、500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2024年四季度,公募基金的医药重仓占比为8.8%,而剔除医药行业基金后,公募基金重仓医药占比仅为2.7%。行业估值方面,随着市场情绪和基本面改善,医药估值修复到40倍PE左右,但仍处于历史分位数中低水平。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