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0日银行股延续走强趋势,工农中建四大行股价纷纷突破前高,再创历史纪录。拉长时间看,年内银行个股最高涨幅已超过了35%。“在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得到持续强化,公募机构整体行业持仓或逐步向业绩基准看齐。(2025-07-11 07:01:00)
标签:
基金资产
红利
股息
板块
资产
配置
基准
基金:
华宝中证银行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夏沪深300ETF
华夏沪深300ETF
华夏上证50ETF
嘉实沪深300ETF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
-
-
7月以来已有104只新基金披露发行,权益类基金超六成7月,公募基金新发市场迎来热潮。数据显示,7月以来,已有104只新基金披露发行募资,其中,权益类基金有67只,指数基金占比较高基煜基金表示,主动权益基金可以使用“哑铃策略”,选择擅长高股息与科技成长均衡配置的基金经理;被动基金可以采用宽基打底叠加行业轮动的策略,选择中证A500等覆盖经济核心资产的指数,逢低布局AI应用、创新药、机器人等赛道。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分散配置并动态调整股债比例。(2025-07-11 00:23:00)
标签:
权益
指数
发行
投资
配置
投资者
市场
-
权益配置全面转向红利高股息资产,这是首份FOF二季报所透露出最明确的信息。7月10日,同泰优选配置3个月持有混合FOF公布了最新的二季报,季报内容显示,该基金过去3个月净值增长率为4.81%,过去6个月净值增长率为10.63%,相比业绩比较基准分别跑赢3.32和9.55个百分点。受益于业绩提升,FOF产品今年以来的发行情况也有明显好转。同源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以基金成立日为口径,今年以来公募FOF的发行数量为34只,已接近去年全年的38只;合计发行份额和平均发行份额分别为330.18亿份和10.32亿份,相比去年全年的115.98亿份、3.05亿份实现大幅增长;在全市场新基金发行中占比达6.17%,为公募FOF类产品2017年问世以来最高水平。(2025-07-11 13:25:00)
标签:
季报
红利
发行
净值
股息
相比
市场
基金:
华安黄金易ETF
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
华夏沪港通恒生ETF
汇添富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
-
周二有市场传言称,科威特投资局通过隔夜大宗交易卖掉了价值31亿美元的美国银行股票。根据截至今年3月的数据,科威特投资局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1.029万亿美元,为全球第五大主权财富基金历史资料显示,在友邦保险2010年IPO时,科威特投资局是当时的基石投资者之一,以19.68港元的发行价买入3.94亿股,涉及资金77.5亿港元。(2025-07-09 02:50:00)
标签:
投资
港元
友邦
股票
交易
保险
-
天弘基金副总经理聂挺进:数字化投研破局“靠天吃饭”,打造公募转型新样本2025年3月,机器人板块热度仍盛时,天弘基金的数字化投研平台TIRD发出“卖出”警报。基于技术面、基本面、估值模型三重过热信号,投委会迅速评估后清空相关持仓,成功规避后续大幅回调。曹建文强调,大类资产配置的魅力在于,在不同的宏观背景下都能寻求最优解,下半年需要关注的风险点主要在于海外的不确定性因素,例如贸易冲突、美元流动性、地缘冲突升级等风险,其影响可能会波动到多类资产,需要密切跟踪。(2025-07-08 00:31:00)
标签:
资产
配置
经理
投资
市场
平台
-
由证券时报社主办、长江证券协办的“2025金长江私募基金发展论坛”日前在武汉成功举行。在主题为“经济质变下的投资新范式”圆桌论坛上,高毅资产合伙人韩海峰、中欧瑞博董事长吴伟志、日斗投资董事长王文、华安合鑫董事长袁巍、康曼德资本董事长丁楹等嘉宾一起就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圆桌论坛主持人由景林资产合伙人田峰担任。袁巍指出,中国市场在利率下行环境下出现了重估,两年前港股又好又便宜,而今对于主观投资来说这依然是很好的选择。(2025-07-08 01:29:00)
标签:
港股
投资
市场
机会
过去
资金
经济
-
-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2025-07-07 00:00:00)
标签:
投资
风险
指数
市场
科技创新
债券
产品
-
2025年行至半程,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因回购、重大资产重组等事项披露了最新的前十大流通股东情况,多位知名基金经理上半年的调仓动向浮出水面。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公告发现,基金经理在医疗和军工两大板块上的动作较为密集。平安基金经理张淼指出,创新药行业与几年前的半导体类似,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政策支持、大单品商业模式等特点,是值得长期布局的赛道。(2025-07-07 02:02:00)
标签:
流通
创新
经理
股价
公司
管理
公告
-
资金正在加速“借基入市”。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6月超1000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完成备案,创下年内月度数据的次新高。望正资产也表示,下半年,海外带来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国内政策的积极方向不会改变,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新消费等产业机会也将层出不穷,优质企业经营态势正在持续改善和向好。因此,后续公司研究和投资的重心继续聚焦到中观维度的产业机会和自下而上的个股机会当中。(2025-07-06 11:06:00)
标签:
分红
投资
市场
证券投资
机会
结构性
业绩
-
伴随着公募REITs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容,6月以来,包括创金合信基金、长城基金等在内的一批中小公募机构正在积极参与公募REITs市场。富国首创水务REIT基金经理李盛则预计,从潜在资产规模看,国内积累的潜在存量基础设施资产规模超过百万亿元,按1%至2%的保守证券化率估算,国内REITs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级别。(2025-07-05 00:00:00)
标签:
市场
市值
规模
产品
机构
业务
旗下
基金:
富国首创水务REIT
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
华夏华润商业REIT
中金安徽交控REIT
中信建投国家电投新能源REIT
外运REIT
-
继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陆续启动募集之后,又有11只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产品上报。“改革将促进机构恪守‘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信义义务和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目标,更好地实现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的绑定,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回归本源。”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2025-07-05 05:57:00)
标签:
费率
产品
管理
浮动
投资者
投资
募集
-
-
港股市场正在成为资金竞逐的新方向。6月以来,超200亿元涌入港股主题ETF,多只港股主题ETF份额创历史新高。从机构最新动向看,当前港股已成为公募重要投资阵地,ETF扎堆上市。谈及后续看好的方向,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基金经理田希蒙表示,下半年港股投资机会将围绕政策支持、技术迭代与资金配置偏好展开,科技、创新药及高股息资产或为核心主线:首先,AI技术商业化加速与资本开支扩张,将推动互联网巨头盈利超预期,叠加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扶持,港股通互联网等领域具备估值修复潜力;其次,创新药板块受益于国际化战略推进,头部企业盈利兑现与管线突破将驱动估值重塑;最后,高股息资产方面,资金持续涌入,推动银行、公用事业等板块股息率优势强化,若红利税下调政策落地,其实际收益率有望进一步抬升。此外,新消费领域的潮玩、新型餐饮连锁、美妆医美等细分赛道仍具弹性。(2025-07-05 02:30:00)
标签:
港股
申购
创新
股息
资金
红利
科技
主题
-
从个体到团队化管理,从个体“单兵作战”到“多基金经理共管”,正在成为公募行业的重要转型方向之一。有基金公司人士认为,随着A股迎来全面注册制时代,为应对个股进一步分化,不少基金公司在提升投研能力的同时,为破解单一基金经理管理模式的投资局限性,也在积极探索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这种共管模式能够较好地发挥各个基金经理的优势,通过多资产多策略提升组合风险收益比。但也应关注到背后可能存在的分歧问题,因此组合基金经理需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在明确统一的组合管理思路下各司其职,才有可能保证产品收获长期稳健的业绩。(2025-07-05 00:18:00)
标签:
经理
产品
管理
团队
模式
-
7月4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第二批11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集体上报。其中,景顺长城基金、建信基金等2家机构旗下的产品为股票型基金,国泰基金、华泰柏瑞基金、东方红资产管理等9家机构旗下的产品为偏股混合型基金据悉,华商基金、信达澳亚基金旗下的2只产品因为渠道档期安排原因,正在募集中。华商基金于7月1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7月1日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旗下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型基金A类基金份额(2025-07-05 00:06:00)
标签:
费率
产品
管理
浮动
模式
业绩
旗下
-
日前,国泰君安国际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升级证券交易牌照,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该消息带动多只稳定币概念股翻倍上涨,金融科技等相关主题ETF也被带火。华夏基金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出更多代币化基金产品,推动代币化基金在合规交易平台实现二级流通,探索使用数字货币如稳定币、数码港元进行结算,优化链上资金交易效率,从而共同推动香港数字金融生态的完善和发展。(2025-07-04 00:12:00)
标签:
资产
稳定
虚拟
交易
货币
发行
产品
-
作为股市风向标,私募基金的调研动向往往揭示资金偏好,备受行业关注。随着股市持续回暖,私募基金近期开启新一轮密集调研。相聚资本研究总监、基金经理余晓畅认为,互联网、金属等板块或有不错的投资机会。其中,互联网部分公司所在行业竞争格局清晰,内在能力持续提升,同时具备非常好的现金流,股东回报好,是一类进可攻、退可守的资产;金属板块普遍估值很低,是对后续不确定性给予的偏保守定价,既有提升空间,也有安全边际。(2025-07-04 06:23:00)
标签:
调研
个股
投资
行业
资产
生物
股市
-
近期,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召开中期策略会,对下半年的投资进行了展望。上半年,人工智能应用、机器人、新消费、创新药等领域成为热门投资方向。对于普通投资者下半年如何做好基金配置,邓心怡建议,首先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进行长期、理性投资与配置。(2025-07-04 02:57:00)
标签:
政策
市场
认为
关税
投资
应用
风险
-
2025年上半年收官,公募机构权益投资能力排名出炉。近日,国泰海通证券发布《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今年上半年,全市场170家公募机构权益类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达到6.08%。在业内人士看来,权益投资往往会受到市场风格的影响,坚持长期投资,更容易穿越市场周期,从而获取稳健的投资收益;固收类基金收益稳健,通过长期投资积少成多,有望获得不错的投资收益。(2025-07-04 06:27:00)
标签:
权益
收益
机构
投资
家公
收益率
业绩
-
-
今年以来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突出,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创新药、有色等概念板块轮番表现,涌现出大量牛股。富国基金表示,在内外部不确定性扰动的背景下,坚持均衡布局,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机会。一是科技成长,中长期产业趋势向好,可关注AI产业链等;二是景气线索,聚焦供需格局改善或新趋势的细分方向,可关注有色、化工、服务消费等;三是红利资产,这是低利率时代的核心底仓选择。(2025-07-04 05:14:00)
标签:
方向
关注
领域
回报率
涨幅
公司
-
随着上半年行情结束,公募基金分红情况也已揭晓。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上半年公募基金共计分红3533次,分红金额达1275.11亿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分红金额同比增长37.53%吴起涤进一步指出,公募基金改革强调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基金公司更加注重通过合理的分红政策,将投资收益及时回馈给投资者,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增强投资者与基金公司之间的信任关系(2025-07-02 12:41:00)
标签:
分红
投资
投资者
收益
公司
现金
资产
-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2025-07-02 16:34:00)
标签:
债券
产品
投资
指数
科技创新
创新
公司
-
昨日股票ETF资金净流出126亿元7月1日,7月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整体平稳,三大指数涨跌互现,两市成交1.5万亿元。部分资金选择获利出局,股票ETF当日资金净流出126亿元。展望下半年,平安基金称,货币宽松基调延续,分母端获持续呵护,分子端静待政策提振需求,资产定价基本盘预计依旧稳固,A股预计延续震荡格局,但震荡中枢有望在政策呵护之下逐级上移。(2025-07-02 14:40:00)
标签:
净流入
流出
资金
股票
震荡
指数
部分
基金:
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
华夏中证500ETF
华夏中证500ETF
金ETF
-
在基本面修复、资金面改善的背景下,港股资产正在面临一场“价值重估”,今年以来港股主题QDII基金业绩亮眼。不过,永赢基金权益研究部总经理王乾表示,当前市场结构特征明显,短期景气度较好或逻辑瑕疵小的资产已被市场充分定价,而部分优质资产受限于宏观经济、行业周期、短期景气度等因素,还处于相对低估状态。下半年,会择机布局长期风险收益比更具优势的资产,保持组合整体价值策略的连续稳定性。(2025-07-01 05:57:00)
标签:
港股
资产
市场
短期
表示
周期
-
-
2025年行至半程,国内资本市场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展现出独特韧性。近期,平安基金、永赢基金、华宝基金、国联安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密集召开中期策略会,普遍认为中国资产在全球配置中的性价比正显著提升,科技创新的产业升级与消费新业态的崛起将构筑权益市场“双主线”,债券市场在宽松环境下仍具配置价值。综合多家基金公司的投研观点来看,2025年下半年的资本市场既面临挑战,也蕴含机遇。正如永赢基金所言,“轻舟已过万重山”,在全球政经格局演变和技术迭代的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展现出独特的韧性和活力。(2025-07-01 00:07:00)
标签:
消费
市场
韧性
认为
投资
经济
全球
-
多家大型公募宣布再次下调港股上市公司诺辉健康的估值。在应收账款激增、剔除港股通名单、迟迟未能披露财务报告后,基金公司对港股上市公司诺辉健康也失去了耐心。上述基金人士认为,在港股避免踩雷就要关注财务的安全性,港股市场中有很多质地优秀、现金流稳定、愿意长期回报股东、估值便宜的公司,随着无风险利率的持续下行,高股息资产收益率在扣除港股通红利税后仍有较强的吸引力,适合追求中等风险偏好的机构投资者持续布局。此外,一些工业及周期类企业经营水平较高、现金流相对稳健,但长期被低估,南向资金进场后,这类公司有可能获得重估的机会。(2025-07-01 11:18:00)
标签:
港股
估值
港元
公司
账款
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