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港股相关ETF持续吸金7月10日,A股市场震荡上行,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站上3500点,两市成交额为1.49万亿元。当日,股票ETF资金流入与流出金额基本持平。招商证券指出,从中期趋势来看,“反内卷”或能成为推动指数走牛的关键力量,驱动钢铁、新能源、建材领涨,而围绕AI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所扩散出的投资机会,或成为推动A股向上的第二股核心力量,下半年或可关注“左边”高质量发展、“右边”AI科技的新哑铃形策略。(2025-07-11 13:21:00)
标签:
港股ETF
净流入
资金
港股
流出
金额
指数
股票
流入
基金:
金ETF
-
-
稳定币引爆市场,公募解读投资机会“稳定币行情”再躁动。7月8日,港股金涌投资盘中股价一度涨超650%,创下近年来罕见涨幅。市场异动的背后,是一则合作公告的发布。华夏基金则指出,稳定币产业链主要涵盖应用端、技术端、安全端。当前市场上一些金融科技指数就包含稳定币产业链个股,以金融科技ETF华夏跟踪的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为例,该指数涵盖软件开发、互联网金融及数字货币、数字认证、数字安全等行业,深度覆盖稳定币产业链,稳定货币概念股权重高达23.43%。(2025-07-09 00:18:00)
标签:
稳定
跨境
货币
支付
产业链
产业
概念股
-
随着6月末国家外汇局新发放一批QDII额度,此前囿于额度从而限购、溢价的基金得以“解渴”,近期多只QDII基金公告放宽限购额度,且部分场内ETF的溢价也有缓解之势。作为QDII基金两大“去向”,港股与美股两大市场一直是投资焦点。展望美股后市,浦银安盛认为,投资者仍可以对美股采取谨慎乐观的态度。随着美联储面临的政治压力持续增加,美联储官员表态趋于灵活降息,后续降息的时点值得关注。(2025-07-08 06:57:00)
标签:
额度
港股
限购
降息
申购
溢价
投资
-
进入2025年下半年,基金分红继续高频发生。7月8日,博时中债5-10农发行、博时中债1-3年国开行债券指数基金、融通通祺债券基金、鹏华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发起式等13只基金均宣布即将分红博时基金则是年内基金管理人旗下公募产品分红次数之最,单只产品中债基分红额较高。嘉实基金旗下分红额最高的,是前述嘉实沪深300ETF。(2025-07-08 16:03:00)
标签:
分红
总额
管理人
债券
管理
产品
旗下
基金: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夏上证50ETF
嘉实沪深300ETF
易方达沪深300ETF
易方达稳健收益债券B
易方达裕祥回报债券A
中银睿享定开债券
-
伴随着ETF市场规模不断向上突破,百亿级ETF也不断涌现。目前,规模超百亿元的ETF数量已达到83只,较去年底增加了17只;一批债券ETF、港股ETF、黄金ETF挺进“百亿俱乐部”。李一鸣分析,ETF规模短期发展趋势主要取决于各类资产的走势。如果股票市场和国际局势持续震荡,宽基ETF以及黄金ETF可能继续获得资金青睐。(2025-07-07 01:02:00)
标签:
规模
增长
市场
数量
增加
债券
投资
基金:
金ETF
-
港股市场正在成为资金竞逐的新方向。6月以来,超200亿元涌入港股主题ETF,多只港股主题ETF份额创历史新高。从机构最新动向看,当前港股已成为公募重要投资阵地,ETF扎堆上市。谈及后续看好的方向,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基金经理田希蒙表示,下半年港股投资机会将围绕政策支持、技术迭代与资金配置偏好展开,科技、创新药及高股息资产或为核心主线:首先,AI技术商业化加速与资本开支扩张,将推动互联网巨头盈利超预期,叠加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扶持,港股通互联网等领域具备估值修复潜力;其次,创新药板块受益于国际化战略推进,头部企业盈利兑现与管线突破将驱动估值重塑;最后,高股息资产方面,资金持续涌入,推动银行、公用事业等板块股息率优势强化,若红利税下调政策落地,其实际收益率有望进一步抬升。此外,新消费领域的潮玩、新型餐饮连锁、美妆医美等细分赛道仍具弹性。(2025-07-05 02:30:00)
标签:
港股
申购
创新
股息
资金
红利
科技
主题
-
-
7月伊始,已有7只权益类基金率先成立。具体来看,7月1日,东兴中证A500指数增强、富达港股通精选混合发起、摩根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联接3只基金正式成立;7月2日,富国创业板人工智能ETF、汇添富沪深300ETF发起式联接、广发中证港股通汽车ETF发起式联接、大成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发起式联接4只基金正式成立。“中国创新药崛起是产业大趋势,预计2025年将是行业复苏之年。当前市场还处于关注BD阶段,国内创新药在临床机理设计和数据上表现良好,一旦在海外数据上得到验证,中国创新药公司将真正获得全球市场的青睐(2025-07-04 00:15:00)
标签:
指数
权益
市场
发行
创新
投资
布局
-
上市公告显示,知名外资巴克莱银行位列两只港股创新药ETF第一大持有人知名外资巴克莱银行再度借道ETF买入港股创新药。对于市场风险,赵伟表示,ADC赛道早期项目需警惕同质化竞争,而AI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仍属辅助工具,长期价值需依托数据验证。整体而言,中国创新药正从“技术跟随”转向“全球协同”,有望孕育出万亿市值巨头,但需在政策波动与产业迭代中精准把握技术拐点与商业化节奏。(2025-07-04 00:11:00)
标签:
创新
持有
持有人
港股
板块
技术
基金:
港股通创新药ETF
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
恒生创新药ETF
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
再次出现外资大手笔买入ETF,港股创新药板块受青睐。近日,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披露的上市交易公告书显示,截至6月底,巴克莱银行为该基金的第一大持有人,持有份额占比达5%。该基金将在下周一上市。换句话来说,这只产品首募规模约为20.58亿元。不过,截至7月2日,该基金规模已缩水至4.78亿元,产品总回报为1.26%。(2025-07-04 11:59:00)
标签:
港股
创新
持有
持有人
份额
上市
截至
基金:
港股通创新药ETF
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今年荔枝大丰收,撞上马伯庸大火畅销书《长安的荔枝》,基金公司显然也捕捉到这一热点,纷纷借“红荔”营销红利基金。财联社记者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包括华泰柏瑞、南方基金、博道基金、国泰基金、上银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对外发布了红利相关主题海报,给投资者“安利”红利基金相关产品。具体来看,南方红利低波50ETF年内净流入近45亿,最新规模接近百亿;摩根港股低波红利ETF年内净流入41亿元,最新规模为114.08亿元;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净流入38亿元,最新规模达到186.48亿元。此外,景顺长城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华夏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以及易方达红利低波动ETF等产品年内净流入也达到或接近10亿元。(2025-06-30 18:46:00)
标签:
红利
净流入
港股
公司
回调
资产
基金:
南方红利低波50ETF
-
除了红利低波ETF,华泰柏瑞基金还一手打造了包括首只红利主题ETF——红利ETF、首只通过QDII模式投资港股通高股息的港股通红利ETF在内的5只策略类型丰富的“红利全家桶”。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华泰柏瑞旗下红利类主题ETF管理规模突破414亿元。(2025-06-25 14:13:00)
标签:
红利
市场
投资
主题
规模
资金
港股
基金:
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
-
-
港股热度持续提升。近期,超百亿元资金涌入港股主题ETF,多只港股主题ETF份额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公募加快产品布局速度,把握港股市场细分投资机会。在富国基金看来,港股在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中的估值相对较低,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就具体投资方向而言,随着人口结构变化与消费观念转变,新消费浪潮席卷而来,情绪消费、性价比消费、国货“出海”和渗透率提升的细分赛道或将成为核心战场(2025-06-23 00:44:00)
标签:
港股
消费
主题
资金
市场
科技
长线
基金:
港股通消费ETF
汽车港股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
港股通科技ETF南方
红利恒生
-
近期,港股创新药市场出现波动,多只创新药ETF在近一周内跌幅超过10%,引发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隋东认为,尽管创新药行业短期承压,但长期投资逻辑依然稳固。此次调整更多是市场情绪波动和资金轮动所致,而非行业基本面转向。从长期来看,创新药行业仍具备多重支撑。(2025-06-21 00:01:00)
标签:
创新
港股
指数
涨幅
行业
投资
板块
跌幅
-
多只港股主题ETF份额创历史新高2025年以来,港股在全球主要股市中表现亮眼,港股主题ETF整体呈现资金持续流入态势,多只基金份额创出历史新高。华夏基金表示,今年以来,港股呈现出高波动的震荡上行格局,不过,目前恒指估值不高,国际对比视角下,港股估值也偏低。(2025-06-19 02:19:00)
标签:
港股
份额
主题
新高
资金
历史
净流入
基金:
港股通消费ETF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
港股通科技ETF南方
港股消费50ETF
-
南向资金大幅流入提供资金增量,AI产业化趋势持续演进,把握港股科技龙头机会可关注支持场内T+0交易的恒生科技ETF及其场外联接基金。(2025-06-17 12:48:00)
标签:
南向
资金
科技
港股
交易
交易日
估值
-
在红利投资热度持续升温的背景下,港股红利ETF正在成为资金布局的重点。数据显示,截至6月11日,红利ETF年内整体规模增量超过200亿元,其中多只港股红利ETF实现10亿元以上的规模净增长,个别产品年内涨幅也超过了10%资金面上,随着港股市场的回暖,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为港股红利资产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2025年,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港股已达6187亿港元,显示出市场对港股红利资产的青睐。(2025-06-14 00:00:00)
标签:
港股
红利
资产
资金
估值
指数
南向
市场
基金:
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
景顺长城国证港股通红利低波动率ETF
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
-
港股创新药行情持续受到市场关注,相关ETF近期表现强势。截至目前,涨幅最高的创新药相关ETF年内已涨超70%,展现出强大的“吸金”能力。包金刚表示,投资创新药除了需要关注股价波动带来的估值偏高风险外,还需要关注行业周期较长的研发风险,以及研发资源浪费和市场竞争过度的风险等。(2025-06-14 00:00:00)
标签:
创新
指数
港股
成分股
投资
涨幅
风险
关注
-
据了解,港股通红利ETF是市场首只通过QDII模式投资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的ETF,其税率结构相较传统港股通渠道更具优势,长期持有或可有效降低红利税成本,有望提升投资者体验。通过港股通红利ETF及其联接基金有望助力投资者把握高股息、低估值资产的较好布局机会。(2025-06-13 12:46:00)
标签:
港股
红利
股息
投资
指数
有望
投资者
-
-
除了红利低波ETF,华泰柏瑞基金还一手打造了包括首只红利主题ETF——红利ETF、首只通过QDII模式投资港股通高股息的港股通红利ETF在内的5只策略类型丰富的“红利全家桶”,在红利指数投资领域拥有超过18年的管理经验。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6月12日,华泰柏瑞旗下红利类主题ETF管理规模突破406亿元。(2025-06-13 12:43:00)
标签:
红利
净流入
港股
主题
放量
投资
股息
-
近期,多只公募基金份额扩容。据统计,6月份以来,已有平安中证港股医药ETF联接、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发起式联接等多只基金公告增设新份额类别,覆盖C类、D类、E类等“小众”份额曾方芳进一步表示,公募基金份额创新有五大方向:一是费率机制深度革新,浮动费率模式有望成主流,通过“超额收益挂钩、亏损少收费”机制倒逼基金公司提升投研能力;二是投资者需求细分将催生场景化产品设计,如养老场景的Y类份额、ESG主题的绿色份额等,精准匹配多元化需求;三是技术赋能将重塑公募行业服务模式,随着未来AI风控与投研系统提升效率,动态份额转换将显著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四是政策端不断引导中长期资金布局,个人养老金制度扩容进一步推动Y类份额发展,同时长周期考核将引导基金经理关注长期业绩;五是被动投资浪潮将推动指数基金费率下行与工具化产品爆发,宽基指数基金费率向0.15%以下下沉,数字经济、云计算等主题ETF加速扩容。(2025-06-13 00:05:00)
标签:
份额
费率
投资
投资者
增设
产品
扩容
基金:
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
-
2025年以来,创新药板块强势突围,成为成长赛道中的最大“黑马”。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收盘,港股创新药ETF年初至今涨幅已超过60%;同时,港股创新药ETF日内成交额突破130亿元,再度刷新历史纪录,稳居全市场ETF成交额榜首,反映出资金对创新药产业的关注。也正因为上述原因,相比较于医保丙类目录,金春林认为此次政策文件所提出的“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是一项更具操作性的制度创新。(2025-06-11 00:06:00)
标签:
创新
目录
医保
临床
政策
药品
市场
-
年内涨超60%!作为今年港股最强赛道,创新药板块的狂飙突进引发市场关注。伴随基金净值持续攀升,近日不少港股创新药主题ETF成交量不断刷新历史纪录,换手率更是飙至100%以上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助理隋毅认为,年初至今,整个创新药板块持续火热,哪怕是到现在,仍有很多质地较好的创新药公司处于估值合理甚至偏低估的状态,但不可避免会有很多没有基本面也涨很多的公司,这就需要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的专业研究。(2025-06-11 00:14:00)
标签:
创新
港股
净值
换手
板块
主题
涨幅
基金:
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
-
Wind数据显示,本周共有34只新基金开始发行,其中6月9日单日发行数量高达20只。具体来看,股票型基金共19只,为本周发行主力,包括华夏创业板50联接A、鹏华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鹏华创业板新能源ETF、广发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ETF等10只被动指数型基金,财通中证A500指数增强A、国联安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永赢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增强策略ETF等7只增强指数型基金和2只普通股票型基金。(2025-06-09 11:11:00)
标签:
增强
港股
发行
指数
策略
创业
基金:
财通中证A500指数增强A
-
-
2025年创新药板块迎来爆发式行情。A股创新药指数年内大涨超20%,港股创新药指数涨幅接近50%,百济神州、康方生物等龙头股表现抢眼。有公募投研人士指出,2025年创新药市场呈现“A股结构性行情、港股估值修复”特征,龙头企业凭借全球化能力与产品管线优势领跑,ETF资金持续流入反映市场长期信心。短期需警惕估值波动,长期应关注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化布局的企业及AI+医药等创新方向。(2025-06-05 21:42:00)
标签:
创新
万民
港股
估值
医药
企业
泡沫
基金: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
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集团等股价接连新高,港股市场的资本盛宴延续,港股主题ETF市场则成ETF管理人必争之地。类似的,景顺长城基金、广发基金也以港式美食、港式茶餐厅等港风元素作为灵感进行海报营销;哑铃型配置也成为不少基金公司的营销思路,比如摩根基金,该管理人旗下仅有2只港股主题ETF,不过仅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规模已超百亿元。(2025-06-04 06:13:00)
标签:
港股
规模
主题
管理人
科技
缩水
管理
基金: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
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
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ETF
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
天弘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ETF
兴银中证港股通科技ETF
银华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ETF